●本报实习记者 刘艳霞 赵丹
在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每年入冬后,杀年猪、烩酸菜是当地传统习俗,场面热闹、仪式感满满。村里的男女老少围坐在桌子旁,不仅是分享美味,也是分享一年的劳作收获。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齐聚台格斗村,体验这一传统习俗,现场还有年猪拍卖等活动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
“我们养殖场的猪肉销售特别火爆,都不够卖。明年我要增加养猪数量,把猪养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里的养殖大户刘计生信心满满地说。据了解,刘计生的生猪养殖场是台格斗村规模最大的养猪场之一,共存栏生猪120头。
“12月底,我们还会举办年货节、年猪菜等主题活动,包括年俗体验、民俗表演、农产品销售等。”台格斗村党支部书记董凤英说,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跨年、年货、年味”的展销形式,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集休闲、采购、娱乐、消费为一体的活动平台,也为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位于赛罕区黄合少镇的呼和浩特市斌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养殖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家禽家畜养殖领域,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成功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合作社现有1万只鸡,年均销售鸡肉5吨,鸡蛋90余吨。目前,合作社的主要销售对象为周边食堂,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将不断拓宽销售途径,提升品牌影响力。
合作社负责人杨俊盘介绍:“目前,市场对土鸡和土鸡蛋的需求量大,今年我们对鸡舍进行改造,并与哈素海养殖户合作试验,采用小鱼高温灭菌后加工成鱼粉饲料喂养鸡,所产鸡蛋含DHA的成份,更具营养价值。”杨俊盘已将合作社出品的蛋类注册了商标,通过品牌效应增加产品的市场认知度。此外,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预约订购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买渠道。同时,合作社还计划与网络主播合作,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线上销售市场,进一步提升销售量。
在此基础上,斌斌合作社将继续深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挥基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地方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