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和林格尔县针对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去向难掌握、日常难联系、服务难提供、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突出问题,结合县域流动党员特点,全链条发力,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让党员“流动不流失”
和林格尔县对因工作学习或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化,没有转移正式组织关系,连续6个月以上不能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活动的党员,依托全区“智慧党建”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流动党员”管理模块,同步更新数据,建立“县级统筹、基层党委主抓、党支部落实”季度排查工作机制,准确界定、动态掌握全县200余名流动党员情况。城关镇实行“一村一表、一镇一册”,采取“专人专管、按季更新”的办法,确保党员流向清、工作状况清、思想状况清、基本信息准。
让党员“安家又安心”
和林格尔县不断健全党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制度,进行“拉网式”排查,督促长期外出党员按要求转接党组织关系或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联系短期外出党员定期返回参加线下组织生活或者创新管理方式参加线上组织生活,严禁出现组织生活“双向挂空”的情况。严格落实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要求,年内推动53名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尽转、应接必接。将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方便流动党员及时与党组织取得联系,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服务,为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提供条件。
让党员“离家不离学”
和林格尔县各党委各地区结合辖区流动党员特点,抓实线上“送学”、线下“补学”、邮寄“助学”,以点带面破解流动党员学习难题。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交流学习群”,每月发布主题党日活动、村内重大事项至微信群,流动党员在线跟进学习党内政策,了解村内重大事项,积极建言献策,累计线上“送学”1587次,帮助流动党员克服工学矛盾,实现随时、随地、随身学习。利用节假日“返乡潮”契机,通过座谈会、“微课堂”等形式进行“补学”460次,及时为流动党员学习“充电补课”。城关镇、羊群沟乡等乡镇以邮寄“学习大礼包”形式为流动党员助学,累计为流动党员邮寄主题教育必读书目、支部学习计划等“红色包裹”30余次,发放各类书籍1800余册,确保每名党员不缺课、不漏学。
让党员“有位更有为”
充分发挥党支部桥梁纽带作用,动员流动党员以不同形式参与乡村治理,服务群众,共建和美乡村。盛乐镇、盛乐北街在村文化广场、道路硬化、党群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流动党员积极捐款、捐助路灯,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树形象、当标杆;在项目建设上,积极对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台格斗村返乡创业党员积极投身家乡休闲旅游产业建设擦亮本土企业品牌,实现村企共建营收金额120万元,为台格斗村集体经济创收40万元。新店子镇利用节假日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座谈会,与流动党员谈思想、谋思路、话发展,对政治素质好、有致富带富能力的农村流出党员,纳入村后备力量培养,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链”、学习“不掉线”、行动“不掉队”。
(李海珍 韩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