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首府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访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强

●本报记者 宋向华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工作作出部署安排,特别提出要抓好产业升级,推动‘六大产业集群’耦合化成链、推动工业园区规模化成势,为全市工信领域2025年各项工作定准了方向、找好了发力点。”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强说。

2024年,呼和浩特市工信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2024年1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好于全国、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特别是工业领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实施,为全市产业升级持续释放新动能,晶硅、乳制品等主要产品产量实现逆势增长;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施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实现200%以上增长,居全区首位,入围全区首个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区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二是优势产业加速壮大,“新型工业化十条政策”为近百个企业和项目兑现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近1亿元,打造成为全区首个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三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链成群”,布局并行科技、星河动力、中船高纯电子气体、赛盛碳化硅颗粒、华域干细胞、海天脑机接口等一批未来产业重点项目,入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

刘志强表示,2025年,呼和浩特市工信系统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优化产业生态,强化基础保障,激活创新动能,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首府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一是抓项目建设,落实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全力做好水、电、气、暖等生产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各级惠企、助企鼓励支持政策落地见效,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为2025年工业经济运行持续注入新动能。二是抓产业升级,高标准推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紧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升级版。特别是要抢抓国家启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的重大机遇,推动乳制品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梯次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治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抓园区载体,继续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3年行动,加快补齐短板,以现有4个自治区级高水平园区为基础,推动区域内产业互补、区位临近的开发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抓好南部、中部、北部和沿黄地区4个“产业带”建设,持续提升园区产业集聚水平,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先行先试,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