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建强“四个机关” 提升履职效能

——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自身建设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耿欣 通讯员 谢钰辰

岁月流转,初心如磐。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锚定“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改进工作的硬指标,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建机制提效能,抓队伍转作风,笃行实干担当,推进固本强基,将高质量履职服务的答卷写在青城大地上、融进百姓心坎里,不断丰富和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呼和浩特市的生动实践。

强化政治引领 在砥砺政治品格中展现人大站位

人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狠抓党建业务融合,在带头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上作表率,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在“学”字上下功夫,为党员干部政治素养“补钙”。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工作站位和政治水平。全年共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读书班4期,督促机关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纪内容入脑入心。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带头为机关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领导班子成员到分管领域、所在党支部或基层党建联系点讲党课7次,各支部书记为所在支部党员讲党课4次,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掌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持续深化学习、吃透精神,着力营造机关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浓厚氛围,推动党纪学习教育真落地、见实效。

在“融”字上做文章,凝聚代表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内外连接的党的工作与人大代表履职融为一体的组织体系,把履职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建履职融合发展的“先手棋”,不断夯实组织基础。市人大常委会秉持“支部建在专工委、代表聚在党旗下”的理念,加强对代表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引导党员代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在履职中作好表率,带动党外代表发挥好代表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增强代表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履职水平和质量。

加强机制建设 在内统外联中提升工作质效

强化机关内部统筹,形成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依法履职需要,注重抓好建章立制,进一步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用务实管用的制度保障人大各项工作高效运转。2024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系统推进机关制度“立改废”工作,在履职工作、政务工作、机关管理、党的建设工作等方面制定修订了48项制度,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节点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强化人大系统上下联动,形成以上带下、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根据制度设计和工作实践,各级人大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和整体观念,不断探索人大工作的协同联动机制,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推进人大系统上下联动的路子。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旗县区人大工作指导,在履职方向、工作思路、重大活动等方面实现协同互动,建立了三级人大议题联结、调研联合、履职联动、成果联用的“四联”履职工作机制,贯通自治区、市、县三级人大履职链条。2024年全年开展联合调研33次,承接自治区人大监督议题25项,与旗县区人大联合开展的议题比例达到50%,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中提升全市人大系统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

锤炼过硬队伍 在转作风强内功中凝聚干事合力

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关键要把干部队伍建设好。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懈强基础,持之以恒练内功,努力锻造出一支作风正派、业务精进的首府人大队伍。

从严抓班子带队伍,把好人大干部“作风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压实政治责任,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干部原原本本学《条例》。通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提升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认真落实上级为基层减压减负各项措施,减少会议召开,精简文件印发,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支持纪检组工作,扎实开展“三务”公开,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涵养风清气正的人大政治生态。

引进“源头活水”,把好年轻干部“能力关”。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年轻干部,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得到优化,老中青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助力机关工作提质增效。此外,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年轻干部“育苗”工作,通过党组书记讲专题党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集中学习与交流研讨、线上线下互动学、年轻干部列席重要会议等多种方式加强教育培养,让年轻干部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上有任务,并帮助年轻干部快速适应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今年以来,主要领导分3个专题亲自授课4次,举办青年理论小组专题学习3次,组织参加线上线下专题培训26次,着力提高了年轻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讲好首府人大故事,把好宣传队伍“活力关”。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聚力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呼和浩特市的生动实践,守正创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在“懂人大”的基础上善于“讲人大”,着力推出一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精品稿件。2024年,机关通讯员共在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发表各类新闻稿件65篇,其中在人民日报网络版、中国人大网、人民代表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稿件21篇。一篇篇满载首府人大工作经验亮点的稿件突出展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在推动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中的作用,唱响了人大履职主旋律。

自身建设,当久久为功。迎接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将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进一步抓好“四个机关”建设,整体提升把握大局、反映民意、改革创新、依法履职和推动落实的能力水平,凝心聚力服务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擦亮新时代首府人大工作底色。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