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秋焱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正值三九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加之室内供暖充足,人们往往偏好于食用火锅、羊肉等温热性食物以抵御寒冷,这也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产生湿热。此外,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以及情绪不畅等因素,引发一系列“上火”症状,影响五脏六腑的健康。五脏“上火”时都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面对?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朱晓为你解惑。
心、肺、胃、肝、肾,这是中医口中的“五脏”。朱晓介绍: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主宰,心火则是温暖我们全身的主要热量来源,且心开窍于舌。心火太旺人们会感到心烦急躁,口舌容易糜烂生疮,舌尖红。此外,失眠多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症状也是心火旺盛的常见表现。这些症状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及时调理。
除了心火,其他脏器“上火”的症状也很明显。朱晓说:“冬季室内室外温差较大,身体不能适应,再加上日常劳倦过度,消耗了超量的体内阴液,肺火亢奋的情况时有发生。肺火太旺便会出现咽喉肿痛、咳嗽有痰、声音嘶哑、口干欲饮、小便短黄、大便秘结等症状。天气寒冷,人们更喜欢温热性质的食物,再加上春节等传统节日即将到来,很多市民都会饮酒或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的食物,食用过多形成食积,生热化火,以致胃火炽盛。胃火太旺,便会出现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龈肿痛等症状。而肝火太旺,便会出现头痛、头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胸闷胁痛等症状。肾火旺盛时,人们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等症状。同时,傍晚口干、烦热、失眠、盗汗等症状也是肾火旺盛的常见表现。”
冬季爱“上火”看似小问题,实则对五脏六腑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从饮食、作息、情绪等多个方面入手预防上火症状的发生。朱晓介绍:很多人都听过“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说法。为了有效预防上火,保持清淡饮食至关重要。清淡饮食不仅有助于减轻肠胃负担,还能平衡体内火气,维持身体健康。除了饮食清淡,适量食用水果也是预防上火的好方法。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有助于清热解毒。选择水果时,应避免过于甜腻的品种,因为糖分过高的水果可能加重体内湿气,反而容易引发上火。因此,选择新鲜、多汁且糖分适中的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等,既能满足味蕾,又能保持身体健康。
除了饮食,注意休息也是预防上火的重要一环。朱晓提醒:尽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整身体节律,促进新陈代谢,降低上火的可能性。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也有助于预防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