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增强创新活力 铸就科技强市新篇章

——访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

●本报记者 武子暄

“我们将深入贯彻市两会精神,紧密围绕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更加坚定的担当、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奋力打造科技强市。”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有效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的12项重点任务,对此,市科技局将聚焦五个方面,扎实做好重点工作。

一是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针对科技创新活力不足、产学研用融合不紧密的问题,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围绕“六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先进技术成果应用场景,抓好产业升级,推动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

二是高标准建设创新平台。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联合驻呼高校优化提升国家大学科技园。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力争获批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成投用空天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航天六院科创中心、特医食品中试基地。围绕国产智算硬件、交能融合、工业软件、虚拟电厂、特高压变压器装备制造、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算力等前沿领域,建设一批市场化运作的创新平台。

三是持续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合成生物、工业芯片等领域谋划一批科技“突围”点位,布局一批标志性项目;深化区域合作和京蒙协作,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海淀区、西安交大、西北工大、山东大学合作,协同打造一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应用场景,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四是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努力将科技领军企业数量从44家增加至50家,国家科技型企业数量从1385家突破至1500家;持续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全覆盖”行动,有研发投入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从54%提高至60%;建设好“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达到23亿元。

五是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培育力度。建立规上企业、驻呼高校院所研发投入的增长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总部;加大院士、科学家(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力度,培养一批“青城科创领军人才”。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100名以上,培养一批中高级技术经理人,打造一支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培育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充分利用颠覆性技术基金,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程。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