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若谷 文/图
畅享书海、重温红色故事、解锁传统文化……临近开学,记者从首府多所小学获悉,今年寒假作业设计富有传统节日氛围,多为实践性、探究类作业,引导孩子们通过各种“学与做”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践技能,激发创新思维,享受充满乐趣的寒假。
传承文化 品味年味
为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学校在设计寒假作业时都下了一番功夫。
“春节是怎么来的?春节有哪些习俗?你和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在首府各小学设计的寒假作业里,基本都有一项“探民俗品年味”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搜集材料、亲身体验,了解春节的风俗及背后的故事。
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开展了“探寻春节习俗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活动,内容分为“探春节 寻民俗 争做‘劳动小达人’”“绘春节 展才情 争做‘艺术小达人’”“迎春节 知民俗 争做‘传承小达人’”3个板块,涵盖了写福字、贴春联、包饺子、置办年货等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城区北垣小学公主府校区的寒假作业饱含浓浓的年味,要求学生在假期与家人一起收集有关新年的诗词,并为诗词配上自己喜欢的音乐,配乐朗诵并录制视频。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把诗词写在书法纸上或是做一份与诗词相关的手抄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并保存。
新城区光华小学的寒假作业中有一项是让学生用相机或手机捕捉春节期间的精彩瞬间,如家人团聚的欢乐场景、热闹的庙会、绚丽的烟花等,以照片或视频形式定格美好瞬间,记录自己与家人独特春节记忆。
首府不少小学围绕春节设计的作业,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走出家门 拓宽视野
今年寒假,首府各小学的作业设计更加注重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们走出舒适区,亲身参与、亲身体验。
赛罕区敕勒川绿地小学三(4)中队精心组织开展了“寻觅中国年·花样年货记”社会实践活动,带领队员们沉浸式体验采购年货的乐趣,深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当天,队员们齐聚年货博览会展厅,分组行动,共同制定了采购计划,仔细规划预算分配,精心罗列购买清单,开启了充满惊喜的年货之旅。挑选年货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预算,还掌握了挑选优质商品的技巧,在热闹的氛围中,真切感受到了年味。
新城区丁香路小学组织开展了以“真情暖暖元宵节 传统文化我传承”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当日,学生身着整齐的校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养老公寓,为老人们精心准备了精彩的节目,送去了一份份温暖与祝福。
赛罕区先锋路小学则结合学校实际,组织一批骨干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寒假作业实践活动。一年级学生走进内蒙古科技馆,深入了解科技魅力,在体验式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二年级学生走进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多样性,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六年级学生走进内蒙古博物院,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重新认识家乡。
在寒假,首府学生走出家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各校都以独特的方式充实学生的寒假生活。
别样作业 收获满满
今年假期呼和浩特各学校的寒假作业从传统的书面作业转向更具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任务,让学生们在实践与思考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享受学习的乐趣,不断朝着“假”有所学、“期”有所获的目标迈进。
新城区团结小学为学生提供寒假期间室内、室外锻炼指南,供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坚持每天锻炼1个小时。同时鼓励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从而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提升个人生活技能。
赛罕区金桥小学四年级寒假作业中的一项是“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包含“环保知识我宣传”“环保能手我来当”“环保作品我来画”3个环节。学生在寒假期间,可选择设计并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或手抄报、或加入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参与实际垃圾分类指导和监督工作,或观看和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将所了解的知识录制成视频,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度与认同度。
除此之外,赛罕区大学路小学西把栅校区结合节气和节庆,给学生布置了特色实践任务,鼓励学生以手抄报、诵读经典、制作花灯等方式,学习更多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学生们制作了一盏盏走马灯、鲤鱼灯、兔子灯,把假期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
学校相关负责人认为,寒假是学生调节身心、拓展知识、锻炼能力的良好时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寒假体验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多学习、长知识、增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