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社区公益课堂趣味多

孩子们在学习马头琴

本报讯(记者 杨永刚)寒假里,孩子们兴高采烈,家长却愁上心头。“学生无处去,家长看护难”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为切实关心辖区儿童,解决家长寒假期间无人看管孩子的难题,呼和浩特市一些社区开设了假期公益托管班、公益课堂,既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让孩子们有所收获。

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回民区咱家社区公益小课堂寒假集训班开课了。咱家社区特邀青年马头琴演奏家杜欣益担任公益小课堂的志愿者老师,在课上,杜欣益老师细致地讲解着马头琴的指法运用、演奏方法、基础练习要点等专业知识,并现场为学生进行演示。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很快掌握了马头琴的入门技巧。

咱家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社区为解决职工子女假期“看护难”的问题,让孩子们度过充实有意义的假期,特开设了英语口语儿童班、马头琴课、琵琶课、口才课等形式多样的公益小课堂,为辖区孩子们提供了体验不同课程的机会。

此外,咱家社区还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假期作业辅导服务,助力孩子们有效学习。家长李女士表示:“有了大学生的辅导,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作业完成质量也有了较大提升。”

回民区附件社区也开设了“不‘附’所托 遇‘件’未来”假期公益班。除了辅导作业外,还包含了书法课、国学课等内容以及文艺表演、写春联、剪窗花等活动,不仅解决了部分职工子女假期无人辅导、无人照看的困难,也能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又有趣的假期。

“假期公益课堂是社区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假期中有所学、有所乐。”社区工作人员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