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秋焱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特别是滑雪这项自由、刺激又帅气的运动,成为很多年轻人及小朋友们冬季必“打卡”项目之一。马鬃山滑雪场、太伟滑雪场等地人头攒动,市民们尽情享受着冰雪运动带来的无尽快乐。然而,在冰雪运动备受追捧的同时,运动损伤的风险也随之上升。“雪道的尽头是骨科”的话题再次冲上热搜。如何在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同时,有效避免运动损伤,成为每位冰雪运动爱好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对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赵冬冬给出了专业建议。
参与冰雪运动 这些身体部位易受伤
滑雪、滑冰等运动需要全身协调,能够有效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滑雪时,初学者由于技术不熟练,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运动者,也可能因场地条件变化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意外。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扭伤、骨折、肌肉拉伤等。
以滑雪为例,滑雪运动主要分为单板和双板两种,由于运动方式和身体姿势的不同,损伤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赵东东医生说:“单板滑雪容易损伤上肢和膝关节,上肢主要是手腕、肘部和肩关节。这是因为在失去平衡时,滑雪者往往会用手或肩部着地,从而导致骨折或脱位。膝关节是因为滑雪者需要用膝关节来控制方向。双板滑雪则更容易伤到下肢,易受伤的部位是膝关节半月板、韧带和脚踝。此外,长时间保持一定姿势滑行还容易造成腰背肌肉损伤。”
避免受伤讲方法 出现意外别慌乱
冰雪运动的热度越来越高,参与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对于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受伤情况,赵东东站在一位医生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滑雪过程中,如果不慎摔倒受伤,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随意移动受伤部位。观察是否有肿胀或畸形,如果出现明显的肿胀、畸形或剧烈疼痛,应立即求助并联系滑雪场,尽量避免移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呼和浩特各大冰雪场地都配备了专业救护人员和急救设备。运动者要了解场地的安全须知,熟悉急救设施的位置,确保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及时获得救助。而且滑雪票中通常涵盖了意外保险服务,及时沟通报备很重要。通常,肌肉拉伤的恢复期大约需要一个月,而骨折等更严重的损伤则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如果在滑雪后第二天出现肌肉酸痛或关节僵硬,可以先观察,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赵东东医生表示:运动损伤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造成心理阴影,一些运动者在受伤后对冰雪运动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了继续参与的热情。冰雪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损伤往往发生在运动者疏忽大意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做好预防可以有效避免运动损伤。
冰雪运动前的热身运动非常重要,特别是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预热。运动前要充分热身,激活肌肉群,提高身体温度。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如合身的滑雪服、质量可靠的护具等都能有效降低受伤风险。
“佩戴护具非常重要,特别是头盔,可以有效保护头部。我曾经接诊过一个因为滑雪出现意外骨折的患者。在碰撞过程中,患者的头盔彻底粉碎了。此外,护腕等护具也能提供必要保护。滑雪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运动。正确的动作技术,包括怎么直行、怎么转弯、怎么刹车,都要反复练习,力争熟练掌握。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运动中节省体力,还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初学者最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滑雪,别在不适合自己技术水平的雪道上冒险尝试。请注意,滑雪是一项消耗体力较大的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疲劳滑雪。”赵东东医生说。
滑雪等冰雪运动为呼和浩特的冬天增添了无限活力。在享受冰雪乐趣的同时,我们更要树立科学运动的理念,做好防护措施,让冰雪运动真正成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在冰雪中尽情挥洒汗水,但也要时刻谨记安全第一,让冰雪运动成为美好生活的点缀,莫让雪道的尽头变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