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开展春季休牧专项整治行动

实现“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立体化监管

本报讯(记者 刘丽霞)近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呼和浩特市全面推进2025年春季休牧期禁牧工作。从2025年3月20日起至5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季休牧专项整治行动,以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手段推动休牧政策落地见效,切实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守护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科学划定休牧期,精准施策护生态。进入3月下旬,呼和浩特地区草地陆续进入返青期,全市9个旗县区根据各地气候条件与草地资源现状开启为期不少于45天的休牧工作。各地区以2025年最新调整的禁牧休牧区范围为基础,将除禁牧区外的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及其他草地全部纳入休牧管理,并严格执行与禁牧区同等的监管标准,严禁违规放牧。各地区通过提前发布休牧公告、设立警示标志牌、公示监管责任信息等措施,确保政策公开透明。

“三级联动+智慧监管”织密禁牧防护网。呼和浩特市构建“市—县—乡镇”三级联动监管体系,市林草部门成立8个春季休牧专项督导组,对违规放牧行为开展高频次巡查,发现问题现场取证并全市通报;各旗县区同步组建巡查队伍,每周开展不少于两次常态化检查,相邻地区开展交叉互查;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开展全天候执法检查,充分发挥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作用,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管网络。同时,我市成立无人机禁牧休牧巡查队伍,为9个旗县区配备热成像无人机13架,培养23名持证飞手,完成4次理论培训、两次实操培训,充分依托“禁牧休牧监测”平台,整合高点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等技术手段,结合1620名护林员、草管员的网格化巡护,实现“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立体化监管。

严执法强保障,疏堵结合促落实。休牧期间,全市严格执行“舍饲圈养”规定,禁止一切放牧行为。各乡镇统筹力量强化执法,对偷牧、夜牧等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对享受草原补奖政策却违规放牧的养殖户扣发奖励资金,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市、县两级林草、农牧部门多措并举保障饲草供应,通过协调储备、调运帮扶、托管代养等方式分流超载牲畜,确保休牧期农牧民“有料可用、有处可养”。

宣传引导强意识,长效考核固成果。呼和浩特市采取“入户宣传+示范引领”的宣传方式,各地区组织发放《休牧告知书》并签订承诺书,明确休牧政策,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强化示范引领,鼓励和支持生态保护意识强,积极配合禁休牧工作的农牧民成为示范户,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生态保护。此外,将禁牧休牧成效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对制度落实不力、问题频发的地区通报问责,确保责任压实到人、政策执行到位。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