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推进首府交通智能化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交通建设工作,市公安局切实提升新质战斗力,不断强化科技强警,下沉警力,高水平推进首府交管工作现代化。当前,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通行秩序持续向好,有力护航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组成人员在审议中也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技术支撑不够,部分创新应用还限于特定区域和个别场景;二是停车难问题仍然突出,现有停车位利用率偏低,违章占道停车现象比较严重;三是不文明驾驶行为仍然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四是人才梯队断层及执勤执法车辆老化,直接影响执法工作的效率提升;五是部分市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道路交通安全存在隐患。
组成人员认为,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全市交管工作力度之大、创新举措之多、成效之突出,赢得广大市民认可。会议同意这个报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数字赋能,推进交通管理数字化转型
要进一步增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交通管理领域的深度应用,推进现代化智慧城市交通治理。学习北京、杭州“城市大脑”交通模块整合各类数据源的做法,真正做到交管、交通、城管、公交等各部门数据共享,实现全市交通态势实时感知与协同调度。
二、推广智慧停车服务,提升区域停车智能化水平
我市智慧停车系统已接入城市大脑,要充分利用城市大脑提供的算法、数据、计算等能力,全面汇集全市经营性停车场相关信息。通过停车数据的统一采集、存储和处理,进一步提升停车场智能化管理水平。
三、强化执法监管,构建智能交通管理工作大格局
一方面要加快推进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升对违法驾驶行为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识别能力,对违法行为人及时给予警告和处罚;加大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管理模型的应用,扩大交通违法信息的采集面,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外卖员等特殊群体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引导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养成遵章守纪、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四、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全方位提升整体工作质效
要选拔与培养并重,招录数据分析、交通工程等方面专业人才,建立培养机制,形成合理的技术人才梯队。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城市发展规模,尽快更新交管执勤执法车辆,补足车辆缺口,以满足日常交通执法、巡逻管控、应急处突等工作需要。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交通安全意识
充分运用新的载体和手段,持续性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扩大市民使用实名认证绑定车辆信息覆盖面,真正让市民从文明城市建设的受益者“升级”为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参与者、践行者。切实加大“爱青城App”的推广和宣传,使智慧交通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请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该审议意见,按照《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办理办法》的要求,在收到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两个月内(2025年9月17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书面报告办理审议意见的整改方案,四个月内(2025年11月17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办理审议意见的情况。
督办责任单位: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
督办责任人:马霄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