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走进花门,欣赏一首疗愈诗

●本报记者 李娟 文/图

作品名称:艺境疗愈诗

设计实施单位: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公主府公园

设计理念:

植根于周边陈列的雕塑群——这些以“人类对自然、生命与精神世界的哲思”为核心的艺术创作,成为花境设计的灵感原点。

花境设计师艾英嘎:

在园林设计的巧思中,花境的灵魂往往源于其周边环境的精神内核。我们希望让植物的自然形态与雕塑的艺术质感形成呼应,构建“雕塑艺术群像+自然园艺空间”的沉浸式对话场域,让每一位步入其中的市民都能在艺术与自然的交融中感受到“自然野趣、色彩层次”的独特魅力。

作为一处多面观赏型花境,该作品总面积约200平方米。在设计与营造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尊重原生、优化呈现”的原则。首先,对场地内原有的健康植物予以完整保留。其次,针对部分生长杂乱、层次模糊的区域,对主体植物框架进行科学调整,通过梳理植物的高低错落关系,使整个花境的骨架更清晰、观赏逻辑更顺畅。

场地的核心设计巧思集中在中心小品“花门”之上。我们以花门为界,将花境分为南北两个风格互补又和谐统一的植物景观区。花门南侧着力营造“自然野趣的小节点花境”:精选剪秋罗、马蔺、玉簪、二色补血草及多种菊科植物进行搭配。剪秋罗的粉嫩、马蔺的蓝紫、玉簪的素白与菊科植物的明黄交织在一起,从低到高的植株错落排布,不仅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层次,更模拟出野外草丛的灵动野趣。而花门北侧则转向“自然野趣的林下空间”营造:选用耐阴且形态舒展的植物,打造出疏密有致的林下氛围。当游客穿过花门,站在北侧的林下区域,目光掠过层层叠叠的绿叶与零星点缀的小花,耳边是树叶沙沙的轻响,鼻尖萦绕着泥土与植物的清新气息,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一种心旷神怡的惬意感油然而生,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片自然角落中。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