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3版:周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内蒙古“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内蒙古生态农畜产品宣传活动启动

□文/图 本报记者 封斌

3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内蒙古生态农畜产品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此次活动以“提振消费信心 激发市场活力”为主题,现场设置内蒙古生态农畜产品展区、“蒙”字标品牌打造专区、消费金融产品展区,来自全区各盟市共155家企业1154种产品参展,开展消费维权科普宣传和假冒伪劣识假辨假活动,设立12315投诉台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集中销毁一批假冒伪劣产品。各盟市同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充分体现市场监管部门努力开辟新场景、激活新业态,全面挖掘消费潜力、维护消费权益的担当作为。

据了解,2022年,内蒙古全区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32.5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8亿元。多次开展商品比较试验和消费调查,广泛征集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线索,开展“月月3·15”系列宣传活动。成立家用汽车三包争议处理服务中心,疫情期间开展助力民生保障公益活动,打掉了售卖“洋垃圾”黑窝点,约谈通报了涉及三大通讯运营商、共享电动自行车、快递行业和物业服务等多家企业,为提振消费信心、维护合法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场,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振清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要树立“大消保”理念,统筹建立优化消费维权机制。要聚焦公平竞争审查,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行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民生商品价格监管,积极推进网络交易监管,健全食品安全包保责任,推行食品安全责任险,发挥“蒙”字标认证品牌牵引作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要建立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综合执法与消费维权的协调衔接。要加强消费领域共建共治,推动形成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效互补的协同格局。要着力打造品牌促消费,在建设国家重要绿色生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上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让“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越唱越响亮!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