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分院)
奶牛繁育工作在牧场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同时繁育工作又与营养、保健、兽医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规范细致的繁育工作流程能显著改善牧场的繁育指标,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
一、繁殖目标
1、21天妊娠率大于28%,发情揭发率大于70%,情期受胎率大于40%;2、平均产犊间隔小于390天;3、成母牛年流产率小于6%,青年牛流产率小于2%;4、后备牛平均配种月龄小于14.5月龄;5、冻精使用:成母牛≤2.5支,后备牛≤2支;6、150天不孕率小于10%,180天不孕率小于8%;7、产后60天死淘率小于8%;8、青年牛开始配种标准:13月龄,身高>1.3米,体重>370千克。
二、繁育产后保健流程
1、产后14天和28天左右,各进行肌肉注射PG。目的:消黄体。
2、产后21天和28天左右,各进行子宫检查。目的:检查是否有子宫炎、子宫内膜炎等感染情况。
用药:根据21天和28天检查子宫复旧的情况酌情使用聚维酮碘、土霉素、甲硝唑、庆大霉素等药品子宫投药。特别严重的牛告知兽医部门,静脉注射消炎药。黏连和严重产道拉伤等无配种价值的牛上报信息部门禁止配种。
三、繁育同期流程
目标:产后60天左右新产牛完成配种。
流程:0-7-9同期程序。
1、肌注GnRH,产后47—53天;2、肌注PG,产后54—60天;3、肌注GnRH,产后56—62天;4、输精,产后57—63天。
注意事项:预同期+0-7-9程序为基本同期程序,繁育实际操作可根据受胎率情况和成本酌情调整程序,如0-7-8-9、双同期、辅助埋栓等。
四、初检
初检一律使用B超直肠检查,见胎儿方可确定为妊娠(+)。配种后30天进行初检,初检空怀(-)牛直接肌肉注射GnRH,进行0-7-9同期程序。
五、复检
第一次复检:配种50天左右对初检妊娠(+)牛进行复检。复检使用B超直肠检查,观察胚胎大小,对发育缓慢或有流产征兆的牛肌注黄体酮保胎。本次妊检可以及时发现早期胚胎死亡的牛,有效提高繁殖数据。
第二次复检:配种180天牛进行第二次复检,B超或手检均可,对发育缓慢或有流产征兆的牛肌注黄体酮保胎。如黄体酮不能减少流产,可肌注维生素ADE,维生素ADE可改善因子叶原因导致的流产。本次复检可以及时筛除流产后不发情牛,如果牧场本次复检多次未发现流产牛可不在180天复检。
第三次复检:妊娠220天牛干奶时进行第三次复检。
六、难孕牛处理
配种4次以上难孕牛,因人工输精的操作会人为对母牛子宫污染,需要进行子宫投药净化后再进行配种,同时辅以埋栓等措施,辅助同期程序。
(本文由黑龙江省奶业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