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无法适应能量负平衡的状态是发展成为高酮血症的主要诱因,通常称为酮病。在泌乳早期发生酮病的奶牛会降低产奶量,且显著提高患有其他产后疾病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奶牛过早被淘汰。
酮病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β-羟丁酸(BHBA)的含量来进行诊断,其最佳方法就是实验室检测血清BHBA的含量。尽管检测成本和难度都不是很高,一些牧场仍然希望通过现场检测来确诊这种疾病。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兽医学院D.V.M.,Garret Oetzel博士,在他的论文“牧场现场监控酮病”中解释了酮病检测的一些方式。
现场检测酮病的方法有很多,但其可靠性参差不齐。将现场检测的准确性需要与标准实验室检测进行对比,以确定这些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是被确诊为酮病的奶牛中真正患有酮病的百分比。特异性是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奶牛中真正为阴性的比例。
有些人能够闻到奶牛呼吸中排出的酮体的味道。这种方法的特异性非常高(约为95%),因此,如果气味很明显,则奶牛患有酮病的概率非常高。不幸的是,即使那些能够闻到酮体气味的人在诊断酮病的能力上也只有50%的敏感度。这使得气味确诊检测不是很准确,因此不能成为酮病检测的唯一形式。
传统的现场酮病检测方法是尿液试纸,它检测奶牛尿液中的乙酰乙酸浓度。尿液试纸具有非常好的灵敏度(约95%),这意味着很少会出现假阳结果。但是,灵敏度约为80%意味着有20%的酮病牛被漏掉了,没有检测出来。使用尿液试纸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尿液样本,因为样本质量会显著影响检测结果。
传统的牛奶测试是一种检测牛奶中乙酰乙酸的粉末。对于这种检测方法,操作人员将少量的牛奶与粉末混合,然后判读颜色变化。这种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约98%),但是灵敏度较差(仅35%左右),并且由于该检测会漏掉大部分的酮病奶牛,因此不能将其用作唯一的现场检测方法。
另一种现场检测方法是测定牛奶中BHBA含量的试纸条。牛奶样本需要恢复至室温,并且使用后要在1分钟内读取结果。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约83%)和灵敏度(约82%)。
根据Oetzel的讲解,诊断酮病的最佳现场检测方法是Precision Xtra检测仪(Abbott Laboratories)。该方法的灵敏度在90%—97%,并且特异性能够达到94%-98%。该检测仪设计之初是用来测量人的全血BHBA和全血葡萄糖,但是它在测量奶牛的全血BHBA方面表现也非常出色。这种现场测试的准确度足够用来估测牛群的酮病流行率。检测仪和配套试纸条可以在大多数的药店或兽医诊所购买到。(养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