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4版:天下乳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认为

全球草原生态与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张震宇 丁伶俐

日前,2023草学前沿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频发,草原生态与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多位国内草学研究领域专家以及来自德国、巴西、日本等国的科研人员共同交流草学前沿研究成果,探讨草原生态安全维护与发展。同期围绕草原与全球变化、牧草与草坪、草类植物育种举行三个分论坛。

草地是全球农业以及人类文明的基础,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会专家表示,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面积约2.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0%。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在主论坛上,国内外专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草学研究方向与研究路径。在宏观层面,专家主要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如增温、降水变化和氮沉降等以及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产生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在饲草发酵中的应用、饲草与草坪草的基因资源挖掘与遗传改良等最新研究成果。

在草原与全球气候变化分论坛中,与会专家从自然、技术、经济等角度分析不同因素作用下草原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变化,分析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减畜禁牧所产生的草原生态效应。还介绍了中国不同地区草地退化情况与成因,并以西藏、内蒙古、东北地区等为例,展示多种草地修复方案与前沿技术。在牧草与草坪分论坛,专家们聚焦饲草,探讨了苜蓿的环境适应性研究及其提取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还展示了饲草生产的前沿技术,为饲草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围绕草坪,分析了多重因素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及利用草坪进行生态修复的有益实践。在草类植物育种前沿专题分论坛上,专家展示了苜蓿、羊草等牧草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与利用的研究成果,优质饲草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实践以及草产品的多元化研发。

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应对当前挑战、推动草原生态安全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促进了国内外草学学科的交流与互鉴,为进一步拓展国际草学学术研究前沿打下了基础。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