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蝇蛆病是牛皮蝇和纹皮蝇等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体外寄生虫病。
临床症状:成蝇在夏季的繁殖季节产卵时追逐牛只,影响采食和休息,使牛逐渐消瘦、贫血等,奶牛产奶量减少。牛皮蝇幼虫钻入皮肤时,牛表现瘙痒不安。在背部皮下寄生时发生瘤状隆起,皮肤穿孔,还可见牛皮蝇的第三期幼虫从隆包中钻出。幼虫移行造成所经组织如口腔、咽、食管损伤、发炎。第三期幼虫引起局部发炎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肿瘤样结节。
防治措施:
1、预防:夏季蝇类活动季节,用1%—2%敌百虫对牛体进行喷洒,每隔10天喷洒一次,奶牛不得使用本品,肉牛宰前7天停药。或用每千克体重1000—1500毫克剂量的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喷洒,每30天喷洒一次,可杀死产卵的雌蝇或由卵孵出的幼虫。
2、治疗:方法一: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毫克/千克,对各期幼虫有效;方法二:4%蝇毒磷0.3毫升/千克,或8%皮蝇磷0.33毫升/千克沿背中线浇注。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