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7版:奶牛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雨季奶牛场如何管理和防疫

一、检查饲草饲料储备环境

青贮和其他各类饲料在遭受雨淋3小时后就会出现霉变现象,霉变不仅影响奶牛采食和适口性,还会引发疾病。所以雨季晴天时要检查所有原辅料库存条件(避免淋雨受潮),对草料库漏雨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补。做好受浸泡饲料的清理工作,要将晒干的饲料分批放好,对发霉变质的饲料饲草一定要挑拣出来,做无害化处理,不得饲喂奶牛。

二、加强饲养管理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及时清理粪污和更换垫料,保证牛舍内环境卫生干净,且要增加清理频次,以免地面湿滑造成牛只摔伤、引发乳房炎和蹄病感染,影响奶牛健康和生鲜乳品质。加强营养均衡,保证饮水安全供应。加强妊娠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

三、保证清洁饮水

雨季奶牛场的水源容易被污染,尤其是大到暴雨过后。因此奶牛场一定要做好饮水的消毒工作,尤其是牛场使用周边水源的(包括地下水)。雨季牛的饮用水槽一定要保证每天清洗一次(即使下雨也要清洗),并且用0.1%的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水溶液先清洗消毒,然后清洗干净再放水给奶牛饮用。

四、不轻易调整日粮配方

因恶劣天气或气候异常,奶牛采食剩料会有变化,但不要轻易调整日粮配方或使用量,在气候应激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其他原因再给奶牛增加人为应激(配方调整对奶牛也是应激)。

五、慎用糟渣类饲料

雨季应尽量避免使用糟类饲料,由于受雨季影响,送货可能会受到影响。再加上储存条件无法保障,本身含水量比较高,霉变速度非常快,品质和适口性无法保证,在无法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建议暂时不使用。

六、加强疾病预防

雨季奶牛的活动量小,易患寄生虫病、蹄病和消化性疾病。因此要落实综合防控措施,适时免疫,加强消毒和驱虫等工作。同时储备常用药品及器械,应对奶牛突发病例的发生(拉稀、腹泻、发烧等)。

雨季要加强畜舍和场地消毒,为防止疫病流行,每天至少一次对牛舍、挤奶厅、饲料房外围、青贮窖外围、场区道路、大门口使用酸碱液交叉进行消毒,要做到不漏死角,做好场所的隔离工作。雨季湿热的环境如果再加上蚊蝇任意肆虐,会增加流行热疫情的传播。另外也要做好奶牛体内外的驱虫工作,预防寄生虫病带来的危害。

七、注意安全用电

雨后的安全用电很关键。平时要定期检查牛场用电线路,发现隐患即时处理。牛场用电最好能分支使用,优先保证奶厅、风扇、喷淋、粉碎和饲料加工用电,杜绝电线裸露,电线混搭,控制开关和用电器功率不匹配的现象,保证用电安全。

八、少使用运动场

有条件的奶牛场雨季应尽量少使用运动场。因为运动场长期受水浸泡,土壤含水量增加,微生物容易滋生,而且环境温度上升后,土壤内部的水汽会上升,即使表面看起来已经干燥了,只要牛只躺卧在运动场,因为乳房紧贴地面,且乳房在合成乳汁过程中是要散发热量的,地面上升的水汽和温度会影响乳房散热,这不仅对奶牛合成乳汁造成影响,还会造成乳房炎和体细胞上升。

(安永福)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