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3版:周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旺季不旺原奶价格再度下跌 海外大包粉还有性价比吗?

□张晨静

进入11月以来,原奶价格再创本轮周期新低,作为曾经重要奶源补充之一的大包粉,今年进口量已连续8个月处于同比下滑的状态。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向记者表示:“甚至当前国内的大包粉已开始低价出口至一些主产区国家,诸如阿根廷。”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11月第1周(采集日为11月7日)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1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5.9%。

行业一线人士向记者表示,上述监测数据主要来自规模化牧场长期合同价,随行就市的市场奶价近期有所提升,但仍在行业成本线3元/千克—3.5元/千克之下。

因国内乳制品消费复苏偏弱,上游牧场扩产惯性,国内原奶供需失衡,奶价近两年持续下跌。

在近期天润乳业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刘让回复记者称,目前原奶产量依然是供大于求的状态,短期内收购价保持低位运行。值得关注的是,受国内原奶供需形势影响,进口乳制品普遍量价齐跌。

根据奶业贸易月报,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193.47万吨,同比减少13.2%,进口额82.43亿美元,同比下降14.1%,进口乳制品折合生鲜乳为1184万吨,同比减少12.3%。

从主要品类来看,除稀奶油、炼乳和蛋白进口量有所增长外,其余品类进口量全部下降,其中进口量最大的产品大包粉减少22.7%,婴幼儿配方奶粉减少14.8%,乳清类产品进口减少3.9%,包装牛奶进口减少25.4%。

此前因国内自有奶源不足,进口大包粉因为性价比高,曾是我国重要奶源之一。

某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主要原因还是国内奶业形势低迷,消费疲软,企业主要以清库存为主,降本节效。在宋亮看来,进口乳制品下降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连续两年去产能,上游原奶供给量增速有所放缓。山东省最近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省内奶牛存栏67.65万头,同比下降21.4%。

在伊利股份近期调研中,公司表示,进入到三季度后,牛群结构进一步优化。牛群数量的减少叠加热应激反应带来的单产降低,使得三季度的原奶供给有所降低。同时,三季度也是液奶销售的旺季,因此三季度原奶供需差距有所收窄,公司喷粉量有明显下降,供给过剩的情况阶段性得到缓解。四季度,预计产量同比有望保持下降趋势。

宋亮进一步表示,今年上游淘牛约20多万头,但奶牛单产提升速度较快,导致今年原奶整体供求关系没有改变,奶价依旧低迷,最快明年上半年供需基本面有所调整,奶价会止跌反弹,但价格上浮幅度不会太大,预计明年奶牛养殖依然承压。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