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7版:奶牛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奶牛体外受精技术之胚胎体外培养

□丁丽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奶牛的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将受精卵移入培养液中,继续进行体外培养,通过体外培养阶段,可以检测出卵子的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潜力,并应用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进行后续的科研及生产。

在奶牛卵子体外培养中,胚胎培养液的应用至关重要。胚胎培养液中的成分较多,除无机和有机盐外,还添加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和嘌呤等营养成分及血清,最常用的有TCM199、BO和F10液。用它们培养奶牛胚胎时,可以采用体细胞共培养体系,即体细胞与胚胎在微滴中共同培养,利用体细胞生长过程中分泌的有益因子,促进胚胎发育,以达到克服发育阻滞的问题。

奶牛受精卵的培养广泛采用微滴法,胚胎数量与培养液量的比例为1枚胚胎用3—10μl培养液,一般5—10枚胚胎放在一个小滴中培养,以利用胚胎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活性因子相互促进发育。

常用的胚胎培养条件与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条件相同,气相条件:体外培养一般采用含5%CO2的空气,或5%CO2、5%O2、90%N2的混合气体。培养系统内CO2不仅可以平衡培养基,而且还有助于细胞代谢中的丙酮酸转换成草酰乙酸,有利于细胞成熟;温度条件:不同的温度对胚胎体外成熟度的影响很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不利于胚胎体外成熟,奶牛受精卵一般采用38.5℃进行体外培养;湿度:对于湿度的调节,一般需在CO2培养箱内放置调湿盘,以维持100%的相对湿度,防止因培养液蒸发改变培养基成分的浓度影响PH值和渗透压。有的实验室采用88%N2、7%O2、5%CO2混合气体培养,以降低培养液中氧自由基浓度,提高胚胎发育率,效果也较好。

奶牛胚胎在培养过程中要求每48—72小时更换一次培养液,同时观察胚胎的发育状况,并及时进行记录。当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可进行相应的应用,一般2-细胞期胚胎用于核移植研究,致密桑堪胚或囊胚期胚胎用于奶牛胚胎移植或冷冻保存。

(本文由黑龙江省奶业协会供稿)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