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人文·史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舌尖上的古代冬韵

如今,科技的发展已经能让我们在冬日吃上四季的蔬菜。而在古时,反季节蔬菜同样也端上了古人的餐桌。不过,当时用温室培育的反季节蔬菜价格都颇高,多为满足权贵的口欲,一般百姓难以消费。清朝诗人李静山就曾写诗感叹过反季节蔬菜的昂贵,“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

最早关于反季节蔬菜的记载始于汉代,《汉书·召信臣传》有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可见,当时皇宫内的太官园就早已掌握了利用“温室”培育反季节蔬菜的方法。此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同样也提到了汉代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方法,“土室蓄火,使土室蒸鬱而养之,强使成熟也。”

北魏时,生产反季节蔬菜的“温室”从地上搬到了地下,开始利用地窖燃火升温的方法进行反季节蔬菜的种植;而到了唐代,人们甚至开始利用温泉水来创造适合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温度。唐诗人王建就曾写诗记载,“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宋朝人除了栽种反季节蔬菜,还用温室来培育反季节鲜花。宋朝《齐东野语·马塍艺花》中有载,“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熏蒸,则扇之以微风,盎然盛春融淑之气。经宿,则花放矣。”

到了元朝,农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保温方法。他们会在冬日用高粱秆做成“风帐”将菜地圈起来,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然后,在菜地上铺满马粪、草木灰进行保温,再在上面种植黄瓜、扁豆、菠菜、芹菜等鲜蔬。此外,元代农学家王桢还曾在其所著的《农书》中记载了用温室种植韭黄的新技术:“至冬移根藏于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生,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嫩黄,谓之韭黄……”

明清时,北方的农民又创立了一种名为地窖式温室的技术。这种温室既可以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热,又可以烧火加热温室直立面土墙,帮助提升温度,一时间使得反季节蔬菜的产量大涨,也让其价格大幅下降。《五杂俎》中就记载当时不仅达官贵人吃得起反季节蔬菜,连普通老百姓也能在冬天偶尔尝个鲜。

说完古代反季节蔬菜的历史,古代反季节蔬菜种什么也颇值得一提。《盐铁论》中记载汉朝时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就多达二十种,像韭菜、冬葵、紫苏、生姜、木耳、葱等,在当时就已端上了冬天的餐桌,而唐朝时又多了瓜茄。到了元朝,黄瓜、扁豆、菠菜、芹菜这些新鲜蔬菜也开始陆陆续续加入到反季节蔬菜的行列中。

(据《邯郸日报》曾龙)

版权所有 ©2020 襄阳日报 hj.cn 鄂ICP备XXXXXXXX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