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蔚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去家附近的托养中心做了志愿服务。这里不仅有针对残障人士的康复活动,还有专门提供给他们能够自理的就业活动指导。
到了托养中心后,先是帮忙打扫卫生,之后我化身小老师,陪着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生上了一节手工课。这次手工课的主要内容就是粘土制作,对于正常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是一项轻松愉悦的工作,但对他们来说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康复活动,这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手脑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下课后,这个男生将在这节课上做的粘土毛毛虫图片发给了家里的妹妹,妹妹稚嫩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哥哥,你真厉害!”他嘿嘿地笑了,我不由得心里一酸,一个我同龄的人,面对身体上的疾病,家人的支持也一定给了他不少乐观面对的信心。
临近中午,后厨的生活老师突然说时间不够了,担心不能准时开饭,希望有人可以进后厨帮忙,我就“赶鸭子上架”似的进了后厨去包包子,可是我的手艺并不好,包的包子只能是勉强合住口,包得一点儿也不好看。中午吃饭时,这里的几个小朋友正在吃着香喷喷的包子,我一眼便能认出哪个是我包的,显然他们没有嫌弃“丑包子”。我不禁油然而生了一种自豪感,心里也暖暖的。因为有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相信这些小朋友的心里也都充满阳光……
托养中心为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目标创造条件,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这次参加志愿活动期间,托养中心的残障人士坚韧不拔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我,同时也让我学习到了许多有关从事残疾人事业的实践经验,增长了见识,结交了不少新朋友,这段经历也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