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于3月17日落幕。这是香港国际影视展时隔三年重启线下展会,一连四天的活动共吸引4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300名业界人士参与,展示大量最新电影、电视剧和动画作品。
今年,共有超过330家内地展商参与,打破历年纪录。国剧、国漫、国产IP如何出海,成为本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上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多家参展商带上优秀作品参展
本届影视展上,多家参展机构带着即将推出的优秀作品前来,向海内外买家推荐。比如,正午阳光携《大江大河3》《艰难的制造》《凡人歌》《琅琊榜3》《逍遥游》《雨霖铃》等多部新作品亮相;柠萌影视发布2023至2024国际片单,在接下来会有不少于10部海外作品面世;新丽传媒带来《与凤行》《骄阳伴我》《潜伏者》等多部作品,涵盖古装剧、现代剧、谍战剧等多种类型;优酷则带来《安乐传》《偷偷藏不住》《长月烬明》等待播的古装作品,而最近正在热播的刑侦剧《他是谁》也在参展作品之列。
“这几年来,跟很多同行都通过线上交流,回到线下展会发现,外面很渴求内地的优秀影视作品。”一位参展商对记者表示。多家参展企业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他们在影视展这几天非常忙碌,接触了大量的客户。
明星效应推动“出海”作品多样化
什么样的作品更受海外买家青睐?古装剧仍然是国剧出海的“大头”。来自香港的艺骏国际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内地剧集的海外发行工作,其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古装剧领域,其他地方都没内地拍得那么好。现在不仅古装大制作能吸引海外买家,一些小成本的古装剧也可以卖得很不错。”
除了延续古装剧优势,近年来颇为红火的刑侦剧、悬疑剧和现实题材作品,在国外市场也开始受到欢迎。悬疑IP也开始向海外市场输出:Team Joy和海润影视宣布将共同开发电影《Gold Boy》,影片改编自紫金陈小说《坏小孩》(悬疑剧《隐秘的角落》的原著),该片的日版班底颇受瞩目,由热门漫改电影《死亡笔记》系列导演金子修介执导,《驾驶我的车》男二号、人气演员冈田将生出演男主角。
明星效应也带动了“出海”国剧的类型多样化。记者了解到,虽然有些剧集的题材对海外观众而言有点陌生,但因为主演是知名演员,所以海外买家还是会感兴趣。比如《幸福到万家》,虽然该剧所描写的南方农村对海外观众而言稍显陌生,但因为主演赵丽颖的海外知名度,所以该剧成功“出海”。由新丽传媒出品,肖战、白百何等人主演的都市剧《骄阳伴我》在本次影视展上吸引了不少买家,其中原因之一便是主演都颇有号召力。
当然,明星效应只是锦上添花,最根本的还是剧集质量过硬。
“内容为王”很重要
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赞同国产影视产品要走出去,“内容为王”是不变的真理。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制片人侯鸿亮在“与正午阳光对话:如何打造精品剧”论坛中谈道:“‘走出去’要求中国影视人付出更多的时间、拿出更好的创造;韩国影视有《鱿鱼游戏》《黑暗荣耀》这样获得全球化成功的剧集,国产剧在当前商业模式之下,未来往哪里走,值得思考。”
可以看到的是,当影视产品的形式和类型越来越丰富,国产IP“出海”将越来越蓬勃。《深海》海外发行商、福幕影业总经理马雷梦对记者表示,《深海》的故事脱离了中国民间传说和神话人物,同时在视效和审美上又有着浓郁的中国特点,这反而利于海外传播。
如何把“中国出品”打造成一个响亮的IP?《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说,要尊重作品、尊重观众、尊重自己:“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都有一个特点,它一定不是单一的,不是僵化的,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而在新丽传媒副总裁、国际部负责人王乔看来,中国出品的作品传递的价值观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在海外观众心中,我们的剧涉及的类型并没有那么宽泛,但我们传播的人性中的善良、优点,会体现得更多,国剧的风格还是很明显的。创造品牌影响力,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大家共同深耕细作。”
(据《羊城晚报》胡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