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3版:声音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实行动漫分级管理 不能再拖了

日前,一名4岁半的小男孩学动画片情节,用一把普通的雨伞当降落伞,从26楼跳下,导致身体多处骨折。据知情者介绍,亏得孩子体重轻,外加坠落的时候有伞,然后又有树挡了一下,被救护车拉走时四肢除右手均骨折,幸无生命危险。

近年来,儿童因为模仿动画片而酿成的悲剧事件时有发生。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与成年人关注动画片的价值和意义不同,孩子们更热衷于动画片中的角色扮演,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模仿。但小孩子尚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知道某些高危的模仿行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部分少儿动画作品充斥着暴力、危险等情节,极易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动画片并非孩子的专属,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表现形式,其所承载的内容应根据目标观众群体的不同而加以区分。在国外,动画片实行分级管理由来已久。如日本设立“映画伦理管理委员会”,对动画电影进行许可性审查,按观众年龄分为全年龄、12岁以上、15岁以上与18岁以上等级别。

在我国动漫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分级管理制度缺失问题亟待引起重视。这不仅关乎广大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动漫产业的长远发展。儿童模仿动画片一次次酿出悲剧,提醒有关部门实行动漫分级管理不能再拖了,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一方面,按照受众年龄分类,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应制定相应的审查标准;另一方面,按照动漫内容分级,对于涉及暴力、危险内容的,应在播放平台和播放时间上予以限制。在动漫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广大家长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孩子的动画作品,并在孩子观看过程中予以引导和提醒。

(据《北京青年报》张淳艺)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