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今年72岁,老伴儿过世后一个人生活了将近20年。去年,她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合适的另一半——75岁的樊大爷。为了让接下来的日子能够更加有保障,她决定要和樊大爷领证结婚,没想到就是这一决定,在家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应,这让张大妈很苦恼。
张大妈:
今年我已经72岁了,从我的角度讲,20多年不找另一半搭伙过日子,再找肯定是很慎重的,所以希望以法律认可的形式来确定关系,而不是同居关系。好在老樊很理解我,我们都想让对方安心在身边待着,领证结婚是最有保障的。不料,他的子女说一起过日子伺候老樊可以,领证就算了,避免以后打麻烦,这样很公平。
我听到这些话很伤心,这些年来,我一个人抚养女儿长大,她如今远在广州,日子过得不错,明确说我的房产她也不要,只要我幸福怎么都可以。反而是老樊的家人,觉得我好像对他有所图,实际上我们俩的退休工资差不多,甚至我还要比他略高一点。我坚持领证就是怕将来万一生病,双方也能做到不离不弃。我们都这么大年龄了,同居让我去伺候他这种生活我肯定不干,但是怎么说服老樊的子女呢?我们也没有找到好的方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阳:
老年人婚恋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来自前夫、前妻、子女的情感羁绊、财产分配,都是影响老年人领证结婚的主要因素。而不领证呢,老年人会有一种搭伙过日子的心态,万一对方生病,很容易放弃共同过日子的想法。为了让未来生活更加安定一些,张大妈坚持领证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尤其张大妈个人的经济条件还可以,樊大爷的子女担心张大妈另有所图其实有点多余。同时,老人的年龄已经大了,孝顺不光是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该包括精神上的理解和陪伴。子女的陪伴和老伴儿的日夜相处是不同的,所以樊大爷的子女应该理解老人的想法,提前将财产分配的方案商定出一个结果,规避因为财产分配可能产生的纠纷,支持老人领证,也会让家庭更和睦。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