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记小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青山“生态绿带” 让青城更“倾城”

主持人:王英

大学生夜爬大青山观日出的热度依旧,且有更多市民及外地游客加入其中。是什么吸引这么多人纷至沓来?又是什么经得起这么多人长时间的品味与观赏?当然,绝不仅仅是朝霞与夕阳映衬下千变万化的天空。

历史上的大青山曾经是林茂草丰、河水长流的秀水青山。1861年的《归绥识略》上记载:“高数千仞,广三百余里,袤百余里,内产松柏林木,远近望之,岚光翠霭,一带青葱,如画屏森列。”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条件所限,大青山也遭遇了土壤沙化、植被破坏等状况。

为了恢复大青山的自然生态,2012年,我市开始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的出发点。截至2022年,大青山前坡1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9.19%,超出呼和浩特地区平均水平(23.1%)16.09个百分点。建成敕勒川草原、5万亩雅玛图森林公园、哈拉沁万亩生态公园等生态保护绿化工程项目,大青山前坡80%的土地实现了生态绿化。如今,大青山前坡郁郁葱葱,“岚光翠霭,一带青葱”。生态系统恢复,草原风光重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随着大青山生态环境的逐渐恢复,新城区生盖营村、水磨村等行政村打造各具特色的风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向绿色发展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的案例。眼下,爬大青山观日出不仅仅有大学生,更多的市民、外地游客也加入了其中。这不仅仅是青春之行,更是青山之行,生态之行。生动证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大青山“生态绿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彩画卷。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