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记小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暑期未成年人近视防控渐升温 这些消费提示请查收

主持人:刘芳

暑期来临,未成年人近视矫正、视力防控逐渐升温。不少家长期待在假期通过康复治疗矫正孩子的视力。然而,鱼龙混杂的近视康复治疗市场,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尝试一些项目后大呼上当受骗。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了解到,近视防控抓早抓小是关键,广大儿童青少年及家长应科学认识近视问题,勿轻信商家治疗近视的广告宣传。

据介绍,近视可防、可控、可矫正,但不可治愈。认识到这种不可逆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避免被营销话术误导,更有助于从思想上强化护眼意识,将预防关口前移。首先要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实在要用可以选择大屏幕远距离观看,比如电视投屏或投影等,遵循“20-20-20”口诀,阅读、书写、看手机及电脑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20英尺(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以避免用眼疲劳,保证眼睛的休息。此外,适当的户外运动非常重要,每天应保证不少于2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让眼睛充分接受光照刺激。孩子自3岁起应当到专业的眼科机构进行一次眼部体检,尽早建立屈光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勿轻信商家近视治疗的宣传广告。市场上充斥着大量护眼贴、明目膏、护眼仪、穴位按摩仪等“视力保护产品”,以及声称可以治疗近视的五花八门的产品。在这些产品广告宣传中存在不科学的表述,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会让部分消费者产生“治疗近视很容易”的误解,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请广大儿童青少年家长购买产品时,切勿被商家夸大的商品价值、花样的营销手段以及产品的多样功能等虚假宣传所误导。针对已经近视的孩子,家长不宜相信一些偏方或小道消息,而应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医学辅助手段帮助控制近视发展。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索要并保管好相关购物凭证,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冷静应对,理性维权,可先与商家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应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也可以登录全国12315平台网站、小程序投诉举报。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