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人们交往最多的是自己的同事和工作伙伴,相互也比较了解。但老年人退休后,会融入新的社交圈,重新结识很多人,有可能是从天南海北来到呼和浩特定居的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不尽相同,相处起来也有一些困难。这不,72岁的李大爷就因为这个社交圈而犯了难。
李大爷:
退休后,我把自己喜欢的乐器又捡了起来,和一帮老伙计组了一个器乐合奏队。一开始很顺利,因为大家都住在一个家属院,以前也都在一个系统工作,文化程度很相似,相互之间也比较了解,聊天时有很多共同话题,排练、演出都很顺畅,所以还挺开心的。随着演出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团队。起先我们都觉得这样挺好的,但是相处起来却发现,带一个七八个人的小团队很轻松,但是团队人数达到了几十人就很不好协调,有人生病请假,有人家里有事。因为是器乐合奏,少一个人就会影响排练效果,而且新队员需要时间和老队员进行磨合,如果不能保证排练时间,队员间的默契度不够,就会影响演出效果。长此以往,团队里那些守时的老队员总来找我反映问题,但是团队成员的年龄都比较大,管理团队、处理问题时我不能太严肃,怕他们生气影响身体,又怕伤了和气大家都不开心,所以我夹在中间很为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亦:
李大爷遇到的困境其实也是大部分人会遇到的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唯一的区别是,李大爷面对的都是老年人,他们情绪激动以后很容易引起突发疾病,所以在沟通中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尤其在李大爷的团队中,大家因为爱好相聚在一起,如果一味地按照演出要求来严肃对待,反而多了压力少了快乐,因此李大爷才会特别为难。
建议李大爷公事公办,把丑话说在前面,毕竟在团队中肯定要服从管理,这样才有利于团队的长久发展,应该让队员们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其次,李大爷有时候也要想开一点,多为自己考虑一点,毕竟年纪大了,开心最重要,如果为了团队而让自己一直受夹板气,那就失去了一开始组建合奏队的初衷,给自己徒增烦恼。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