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梁
天气燥热,心绪烦乱,刷手机刷到手抽筋,网络上的喧嚣更加让我烦乱。起身坐到书桌前,顺手拿起一支水性笔——没有钢笔,钢笔和墨水已经在我家绝迹多年了。我坐得端端正正,缓缓铺开一张雪白的纸,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起字来。
我想写一首熟悉的唐诗,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可尴尬的是,还没写几个字,我被卡住了。提笔忘字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平时我们习惯用拼音打字,汉字“音形义”中的“形”已经被忽略了,甚至“义”也变得模糊。古老而美丽的汉字,因为我们的忽略快要变得面目全非——这真的是一件极为悲哀的事。
我从书橱里抽出一本《宋词精选》,随意翻开一页,开始了一次久违的用心书写。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重新体验一下汉字的横竖撇捺演绎出的风情万种,重新欣赏一下方方正正的汉字所展现的大气且神奇的意蕴。我写得非常认真,每一笔的起笔、运笔、收笔都很卖力。最能体现汉字魅力的当然是毛笔字,其次是钢笔字,而我只有手中简单的水性笔,可我依旧讲究书写时的起承转合,尽量把字写得美观一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觉得如果不是让文字在纸上生花,文字表达的意趣是难以完全展现的。这样气势磅礴的词句,写的时候也会觉得笔下生风,恣意汪洋。一行行的字在白纸上飞舞,大有龙蛇走笔之态——其实我的字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好,但我如此用心写起来,就觉得每个字都有了活力和生气,也具有了鲜明的个性色彩。这种感觉妙不可言,好像整个人沉浸在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仪式中一样。我又一次对这些熟悉的汉字肃然起敬,怀着虔敬之心慢慢书写。写着写着,一颗浮躁的心渐渐沉静下来,情绪平缓了许多,仿佛进入一种境界,物我两忘,只有笔尖在沙沙作响。
落笔有凉意,笔尖生清风。我写着写着,心就静成了一潭湖水。夏日的燥热忽然间远了,所谓心静自然凉,果真如此。
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练习硬笔书法的经历,那时我买了一本字帖,每天用心临摹。可是天赋所限,我的字写得并不好。其实很多艺术形式本身就有让人着魔的魅力,也许你没有天赋,没有灵气,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只能在最低层次游荡,但这一点儿也不妨碍你得到的快乐。你在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看过一个读信的节目,叫《见字如面》。从前慢的时代,人们的信都是手写的。那一个个文字带着指尖的温度,也带着心的温度,传递着温情脉脉的情感。多年后读出来,依旧能够感受到书写者内心的情感微澜。书写的魅力就在于此,完全是用心在写。而如今用电脑打字,虽然快捷方便,却像快餐一样缺乏情感的营养。
我收回思绪,依旧专注于笔尖上的文字。这种形式,把生活的节奏放慢,让我们找回从前的从容和悠然,对心灵是一种治愈和滋养。横竖撇捺,一笔一划之间,让你忘却俗世扰攘,回归纯净心灵。笔尖生清风,心静自然凉。
偶然看到一位文友的硬笔书法作品,真是棒极了。他说,坚持书写已经成了习惯。我欣然而笑,愿我们所有人都能抽取一刻闲暇,用心书写,让汉字的魅力再次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