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邻里有了调解员百姓多了贴心人

本报讯(记者 马妍)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基层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化解居民各类矛盾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用温情和耐心,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矛盾,维系着邻里生活的和谐,也让呼和浩特更有温度。

“我们两家楼上楼下住了四五年,一直有矛盾,要不是你们调解,我们之间会越来越僵,真是太感谢你们了!”10月28日,在新城区锡林北路街道办公室,家住轻工花园小区的韩女士和楼下朱阿姨连连向辖区网格员霍文云道谢。

据了解,因为生活作息时间不同,韩女士和朱阿姨产生了矛盾,邻里关系火药味十足。“我家孩子今年7岁,正是爱跑爱跳的年纪,有时候确实会影响楼下邻居的休息,我们经常管教,但有时候还是管不住。为此,朱阿姨多次上门斥责辱骂我们。”韩女士说。霍文云了解情况后,多次来到二人家中,分别站在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角度加以劝解,最终韩女士和朱阿姨冰释前嫌。

“我们中山东路派出所的民警特别亲民务实,解民忧、办事公正,既细心又有耐心。”“有矛盾找他们准没错”……提起中山东路派出所民警化解矛盾的能力,辖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谢谢你们的耐心调解,让我们夫妻俩重归于好。”辖区居民李素燕对民警感激地说。据李素燕介绍,生活琐事常常成为他们夫妻间争吵的导火索,由于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山东路派出联调小组成员多次上门,将情、理相结合,为双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建议。

事实上,不仅市区里有调解员,村镇里也多了邻里调解员。“霍姐,你把你的难处说出来,也听听孩子的想法。在家里吃上顿涮火锅,就上点小酒,有啥说啥呗。”在保合少镇甲兰板村村民霍艮花家的炕头上,村干部陈海燕拉着霍艮花的手说,“大姐,家和才能万事兴呀!”

原来,霍艮花跟儿子因为种地事宜闹了别扭,为此她很伤心,郁郁寡欢之下,身体情况直线下降。村干部陈海燕在得知他们一家情况后,抽空就到霍艮花家做“和事佬”,给他们分析矛盾来源,化解彼此心结。终于,在陈海燕的调解下,这一家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