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彩霞)今年以来,赛罕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绘制民族团结“同心圆”。
为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赛罕区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学习,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学习培训、宣传教育等活动77次。在企业中,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座谈交流、联谊交友、组建“传帮带”小组、参观主题展、读书分享等活动,推动企业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赛罕区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赓续红色血脉,累计开展内涵丰富的“开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160场;开展“手拉手、同成长、共进步”为主题的各族师生联谊活动54场;用好“石榴籽育人小课堂”等育人资源,开展“北疆教育心向党”“举家诵经典”、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活动166场;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红色场馆等育人资源以及“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展面向各族学生讲好场馆里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活动135场。
赛罕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引领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来。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如在职工中推行了“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团结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送文艺下乡服务及志愿服务项目,总计达149场;针对青少年群体,安排研学旅行、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80余场次;对于妇女同胞,特别设置“巾帼大学习”民族团结知识问答比赛、短视频征集展示等活动,共举行相关活动4场。与此同时,赛罕区乌兰牧骑艺术团与文化馆联合推出“同心奋进、礼赞华诞”“迎中秋”等庆祝节日的公益演出21场,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