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耿欣 通讯员 付诗涵)11月11日,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联合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各旗县区人大常委会在赛罕区人民法院,召开了2024年市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研讨会。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赛罕区人民法院“两站三中心”,观看了“人大+法院”纪录片。会上,与会人员回顾了2024年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参与诉前调解工作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工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并围绕进一步加强诉前调解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赛罕区人民法院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市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同时对诉前调解工作情况以及委派案件数量和频率给予认可。目前,全市共有108名人大代表成为法院“特邀调解员”,共接受诉前调解案件4422件,调解成功2228件,调解成功率达50.38%。
会议指出,做好诉前调解工作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重要举措,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增强多单位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有效促进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前端治理。要将代表工作与社会治理相融合,积极推进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