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算力全“绿”起步!首府搭乘绿色算力快车驶向未来

●本报记者 梁婧姝

走进全球运营商中最大的单体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的制冷站,宽大的厂房里冷却系统高速运转,机器发出的嗡鸣声交织混响,为智算中心的IT设备正常运转提供冷源降温。

“我们规模引入冷板式液冷解决方案,搭载闭式冷却塔、小母线等新型节能技术,Pue达到了 1.15,真正实现了算力绿色化。”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副总经理杨旭向记者介绍,“中心的绿电比例接近80%,每年节水9.5万吨,节省水费86万元。”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部署了8个集群、759个机架和2392台智算服务器,国产化算力占比超85%,单体算力规模达6.7EFlops。中心从绿电、制冷、能耗管理3个方面打造绿色算力体系。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发挥绿色算力优势,快速推进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算数产业发展,先后引入3大运营商,华为、并行科技、光环新网等行业头部企业,中行、农行、建行等金融机构,中国气象局等国家部委30个数据中心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移动智算中心、中国电信智算中心、中国联通智算中心、华为、并行科技、华著智算、九州智算、东方国信、光环新网9个智算中心项目。截至目前,和林格尔新区标准机架已达到26.6万架,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150万台,算力总规模超过3万P,其中智能算力占比为93%,算力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6月29日,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2024中国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和林格尔新区片区数据中心绿电采购应用量占总用电量高达80%,在全国首屈一指。在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总指数上,和林格尔新区以6.72的评分位列第一。

在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石门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建设以新能源发电以及电网配套基础设施为主,总投资16.63亿元,规划总装机规模360MW,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为300MW、光伏装机容量为60MW,配建64.8MWh的储能系统。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年底运营后,可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数云科、并行科技4家数据中心提供绿电直供服务。”内蒙古华电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杨雪峰告诉记者,“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3.5万吨。”

据了解,该项目在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方面的应用,将有效提高前端绿色供能水平,初步构建电算协同、电碳汇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大力强化后端算电上下游产业融合。同时,也带动了包括国电南自、云储新能源、瑞科特在内的新能源上下游产业落地和林格尔新区。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方向全国案例。从全国唯一的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到国家火炬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呼和浩特市算数产业发展获得了国家的充分认可,并在持续地发挥着更大的价值。今年以来,和林格尔新区开展的重点项目呈现出数量多、体量大、进展快的特点。前三季度,实施重点项目144个,同比增长31%;实际完成投资153亿元,同比增长48.73%。

一批批算数字产业领域的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一批批创新型企业茁壮成长,一批批优秀人才汇聚于此,产业规模与发展指数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中位居前列,“中国云谷”的基础越来越坚实,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算力需求向这里集聚。

“和林格尔新区绿色算数产业的集聚,既源于市场机制的自然演进,也得益于国家与自治区层面的政策扶持,以及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为了更好地发展新区的绿色算数产业,我们需要从系统思维出发,谋划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实,需要借助改革创新,破解项目推进中的瓶颈问题,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落地。同时,我们还需要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新区产业与其他旗县区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学军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