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祁晓燕 通讯员 李珍)非遗醒狮采青、川剧变脸、威风锣鼓、社火、二人台互动展演、河口老龙、民俗文化活动非遗展演、非遗传统灯笼展……春节期间,位于回民区段家窑村的莫尼山非遗小镇把黄河文化、非遗民俗、重走万里茶道及北方年俗文化相结合,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近百项非遗活态传承展示展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精彩纷呈的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驻足观看。
从杭州回来过年的刘浩然看社火表演后兴奋地说:“看到这么精彩的社火表演感觉特别棒,尤其是舞龙、舞狮的演员,让我感受到了咱们青城人的热情,也祝愿我的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
回民区紧紧围绕“文化旅游特色发展城区”定位,深入挖掘景区景点、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重点村镇等资源禀赋,广角度、深层次、宽领域地打造以产业为核心、文化为灵魂、旅游为主线的农文旅融合的优秀项目。向外敞开“怀抱”,“内修”提档升级,依托“农文旅融合+旅游公共服务”乡村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千年白道川 魅力回民区”文化旅游品牌,用创新理念和跨界思维蹚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之路,推进了区域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回民区境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风景秀美的井尔梁高山草原、历史底蕴丰富的乌素图召景区、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赵长城遗址等。近年来,回民区紧紧抓住首府打造“京津夏都”和大青山生态公园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回民区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将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在启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回民区整合资源、融合项目,深挖各地亮点以文促旅赋能乡村业态,不断提升农文旅产业发展“活力值”,在传统文化、祈福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放大,这些让人流连忘返的人文自然景观巧妙地将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相糅合,通过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继攸攸板镇入选第二批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之后,回民区又成功打造了段家窑网红涂鸦村、一间房文化创意研学产业园,“杏福树下”品牌也成为回民区农文旅融合新名片。2022年,莫尼山非遗小镇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乡村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为了丰富市民游客在回民区的旅游体验,回民区还通过举办“杏花节”“采摘节”“丰收节”等活动,以田园为舞台,以乡村为背景,以文艺表演的形式,通过农文旅融合吸引游客,拉动农特产品消费。不少村落结合当下热点,推出露营、烧烤、采摘体验等项目,不仅让游客留下来,也通过文创产品销售走出了一条村民不离乡、不离村、不离土的增收新路子。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不断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回民区将以“文旅+”为核心,依托大青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高标准编制完成沿线文旅产业整体发展规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建设东、西乌素图村区域性文化休闲旅游区,推动段家窑村申报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坝口子、一间房村申报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成留得住绿水青山、闻得到杏果飘香、记得住乡音乡愁的美丽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