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彩霞 文/图
“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这里种植的草莓是有机栽培、无农药、无残留,既健康营养,又口味清甜……”2月7日,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徐晓宇在位于新城区讨思浩村附近的绿源高档草莓采摘园内直播带货。
这段时间我市草莓已经进入销售旺季,种植户通过直播带货、线上销售、对接商超等方式增加销售渠道,保障新鲜草莓供应。目前,我市草莓产业已成为特色品牌产业,2022年栽培面积达到2000余亩,预计总产量300万公斤,产值近亿元。
2022年以来,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进步,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位于回民区攸攸板镇段家窑村的内蒙古乐谷丰农业有限公司现代日光温室大棚基地绿意浓浓、硕果累累,大棚内各种蔬菜、草莓蓬勃生长。村民张海霞和丈夫温六旦每天在这里工作8个小时,采摘、包装等,夫妻俩月收入7000多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正值寒假,又逢春节期间,很多人来到采摘园采摘草莓。
“真好吃!”这边,小女孩拿着红彤彤的草莓在妈妈的怀抱中发出稚嫩的话语。那边,三五个孩子提着篮筐,在大人的陪伴下,穿梭于垄沟之间,高兴地采摘着、品尝着。来采摘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工作比较忙,冬天可以玩的地方又很少。过年了,约上几个邻居、带着孩子来这里采摘是个很好的选择,也很有意义,还能品尝到新鲜的草莓,真的特别好。”
2022年,我市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36.6亿斤;伊利18万头奶牛智慧养殖示范园区、蒙牛为牛牧业万头牧场、盛健50万只奶山羊、清水河5万只奶山羊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奶牛41万头,奶山羊存栏达到5万只;正大食品一期建成投产;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7万亩;新增设施蔬菜1212亩、露地菜1.3万亩;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7万户;恼包村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乡村,水磨村、章盖营村、野马图村等57个村入选自治区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2023年,我市将继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基础更加夯实。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2万亩,新增优质苜蓿草6万亩、青贮玉米10万亩,优质苜蓿草自给率达到45%以上;新增设施蔬菜1000亩、露地菜5000 亩,新建蔬菜产地保鲜冷藏库12座;推进实施宏福高端设施农业园等项目;深入落实“奶九条”政策,新建续建规模化奶牛牧场10个,新增奶牛6万头以上。
推动农村发展更有活力。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培育休闲观光、采摘体验、赏花品果等业态,促进一产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20个,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园各1个;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全面推行农业水价“以电折水”综合改革,引导农民提高有偿用水、节约用水意识;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培育高素质农民1500人以上、青年农牧场主和致富领头雁300人以上、农技推广人才550人以上,选聘科技特派员150人以上。
推动农村环境更加宜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农村“七配套”建设成果,完成户厕改造1.3万户;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各1个;打造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乡镇2个、村23个,自治区级示范样板县2个,市级示范样板村60个,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