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应对春季过敏性疾病,老年人需谨慎

本报讯(实习记者 荣红红)春天来了,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抵抗力弱、身体机能极大老化的老年人更容易中招。那么,春天究竟哪些过敏性疾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又该如何预防、治疗这些过敏性疾病呢?对此,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洪田。

王洪田介绍,春季,老年人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异性皮炎、食物过敏,有严重过敏反应的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过敏性鼻炎最常见。“很多老年人年轻时候有过敏性疾病,随着年纪增长症状没那么典型了,就认为没必要医治,但其实过敏性疾病是一直存在的,甚至会潜伏,或加重其他疾病。”王洪田说。

王洪田表示,大多数老年人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基础疾病和过敏疾病重叠、覆盖起来,增加了治疗难度,治疗过敏需要用的药物可能刚好是其他基础疾病的禁忌症,有些过敏疾病甚至会加重基础疾病。

“自身体质以及环境因素都会诱发过敏性疾病。环境因素是主要诱因,占70%左右,自身体质占30%左右。”王洪田说。

那么,对于春季高发过敏性疾病,老年人该如何预防,出现了过敏症状又该如何治疗呢?王洪田建议:首先是改变环境。出门佩戴口罩、戴防花粉的眼镜、面罩或者头套;回到家以后要及时清洗鼻子、眼睛,也可洗澡;在家时要关好门窗;如果条件允许,在过敏高发季节可以从北方到南方去,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其次是要进行疫苗脱敏治疗。有打针的针剂、舌下含服的滴剂,还有口服的片剂。脱敏治疗是唯一对因治疗的方法,可以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这就是俗称的“根治”方法。第三,使用长效的抗过敏药物,也叫靶向治疗药物,如奥马珠单抗,打针一次,效果持续2周至4周。第四,使用短效的抗过敏药物,用一次效果可持续一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鼻喷激素等。

“过敏性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千万不要症状稍微有所好转就不用药物治疗了,这样过敏症状就会时好时坏,最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王洪田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