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丰州滩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山居秋明

图片来源:IC photo

■曹林燕

入秋后,住在山里,有些幽静和清凉。

每天早晨,可以看见树梢上的一片云气;到了傍晚的时候,一出门就能够看见草间飞出的萤虫。白天山中光线非常明烈,溪流折曲如弓背,深草掩埋了山径。晚上有些星光像是从山顶跳出来的一样,它们贴着峰脊,一闪一闪的。这样的夜晚,虫鸣繁密如落雨,我们想起了一些事情,心里也是安静的。

有人邀请我们上山打核桃。在一片倾斜的坡面上,生长着数百棵核桃树。邀请我们的是一对姐妹,姐姐叫爱花,妹妹叫雪花。爱花平时住在城里,雪花留在山里照顾年迈的公公。

山坡上草木茂盛,脚下蚱蜢不停搏动着翅膀,发出窸窸之声。高大的核桃树的枝头,传来秋蝉的鸣唱。青蒿已经及腰,香茅草汹泼泼的,芒草和拉拉藤带着几分野性的生气,胡枝子和尖叶铁扫帚长得非常相似,我们根本分不清。雪花的孩子们也来帮忙,他们的笑声像泉水一样动听。有人用细长的竹竿敲击高枝上的核桃,有人弯腰在草丛中捡拾滚落的青果。大家在搜寻的时候会遗漏一部分果子。妹妹雪花说:“不打紧的,留些核桃给山里的小动物们吃,秋天一过就是冬天,它们可是我们的好邻居呀。”她跟我们说这话的时候,黢黑的脸上绽放着山里人家惯有的纯朴。

大约半天的时间,我们已经收获了好几个蛇皮袋子的核桃。随后,大家将果子搬运到山坡下。返回雪花姐妹村子的时候,我们在山脚下的一户人家门前的一片空地上休息。这一家人养着一大群羊和鸡,家里还有两只大黑狗,他们的屋后是一片翠竹林。一阵凉风吹过,竹叶在枝间婆娑摇曳,发出蓬松的沙沙声响。 男主人从屋子里走出来,攀谈中,他请我们进屋喝茶水。女主人也出来了,她的身后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那孩子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忽闪着聪颖和新奇,他有金属光泽一样的黑皮肤。我们给他水果吃,他给我们端来几个马扎子和小木凳,很快和雪花的三个孩子玩闹在一起。那孩子的母亲也来和我们聊天,她还将自己在山坡上采摘来的艾蒿叶子送给我们,说是拿回家可以卷成艾棒点燃了熏蚊虫,还可以用开水冲烫后泡脚,能去湿散寒、安神助眠。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那个时候,我注意到,在人们休息的空地上,开满了美丽的一年蓬。白色的管状花线细密排列,环绕成一个圆形的白瓣花盘,花心处吐着金黄的蕊子,轻轻嗅之,有淡淡的药气。它们的主茎一律的直立着,有的高达1米,顶端分绿枝,向四面伸展。茎上依次生长着披针形宽叶,叶的边缘呈现出一种规律的锯齿状,茎上生被毛,叶上也生被毛,毛色明亮。我被一年蓬的素雅和淡然所感染,竟然深深的沉默了。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丛丛簇簇地挺立着,白色的花朵在山风中轻然摇晃,像四周落下一片白的雪花,使人心境葳蕤而安静。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起身准备离开,热情的男主人主动帮着我们分担了一部分核桃的运送工作。他开着一辆四轮车,一踩油门,“突突突”地跑到前面去了。途经村口的一个浅沟旁,我发现几株腾挪的扁担杆子,感到非常诧异:这么漂亮的椴树科植物,我常在城市的园林景观带里见到,今日在山中邂逅了,真是惊喜呵! 我有意放慢脚步,在扁担杆子旁停留了一会儿。欣然看着枝头累垂的果子,橙红一片。每粒果实小如豆子,状似孩儿的小拳头一般可爱。

我问爱花姐妹可曾认识此物? 姐姐爽爽地回答:“麻糖果,我们山里人把这种植物叫作版筒柴。小时候吃过麻糖果,味道有些酸甜,可惜果核太大。” 我出于好奇,又仔细地观察了片刻。这是东秦岭大山深处的一种灌木,大约有4米高,它们的叶子很像榆树叶,叶脉清晰分布,为钝形绿叶,边缘复齿状,表面略显粗糙,嫩枝分叉,生有被粗毛。 妹妹见我痴迷,便在一旁补充道:“版筒柴其实是一味中药材,可治风湿关节痛。麻糖果能健胃消食。我们当地人把它们的树皮剥下来搓成绳子,捆绑东西相当结实。”

我听后很是羡慕她们姐妹,想着白云生处有人家,漫山遍野都是宝呀!

翌日早晨,我们又去山上打核桃,沿途又认识了野棉花、勾儿茶、黄芦木、白莲蒿、细叶蘖、蛇床子、石竹花、蛤蟆草、胡颓子、地榆、败酱、大叶莲、角蒿、风毛菊、火绒草、蓝香草、沙参等植物。所到之处,遍尝野味:蛇莓、羊姑娘、野樱桃、山李子、杠板归、剪子果、毛桃、五味子和野葡萄等。山中浆果之多,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草木气息浓烈,剪影丛生。阳光穿叶而过,天空洗蓝如镜。置身重山深翠,我不禁感慨: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当从脚下开始。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