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民区钢铁路小学:

“八个维度”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报讯(记者 田园)近年来,回民区钢铁路小学不断深化办学内涵,严格落实“双减”政策,通过“五育并举”及“七个一”多项举措,构建“校园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家校文化、管理文化、宣传文化和成果文化”八个维度的发展路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打造场域的感染力。构建“怀揣梦想 努力向光生长”办学理念主题景观,鼓励师生向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努力向上,积极生长,校园南墙呈现学生“十大行为好习惯”和“十大学习好习惯”也是学校隐性课程之一,操场的金拇指好少年花廊等,校园里的每一处设计都充满向上的精神与教育的智慧,只为给学生更多爱上学校的理由,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课程文化——构建课程的生命力。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之上,学校科研团队教师开设社团课程、节日课程、阅读课程和阳光体育课程,希望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文化——加强教师的内驱力。学校通过“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星级教师”三个梯度培养路径,构建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搭建多元平台,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按照计划进行线上、线下各级各类专题培训。通过“日常教研”和“师带徒”迭代更新,教研师傅深入课堂,一对一的备课、磨课、听课,开展教学专题观摩研讨、同课异构、师傅坐诊课等,有效促进教师综合素养及专业技能的提升,每学期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呈上升趋势。

学生文化——培养学生的向上力。学校大力推进学生评价体系,开设金拇指银行,为学生创建“学习币、爱心币、环保币、书写币、感恩币、创新币、礼仪币、艺术币、读书币、阳光币”10种“金拇指”币,学生通过争得“金拇指”币,在“金拇指”银行兑换奖品,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快乐成长。

家校文化——建构家校的共育力。通过班级家长会、年级家长专题培训、每月一次的家委代表联席会议,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家校文化,真正落实家长参与学校的育人管理模式,发挥家校共育职能,使家校形成合力,为学生成长赋能。

管理文化——加强团队向心力。学校引导教师努力成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脸上有笑、脚下有力”的“钢小”四有好老师。尤其加分制考核细则的出台,学校呈现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考评机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宣传文化——加强学校的影响力。为给师生树立足够的自信,学校在有序进行日常校园生活的同时加强媒体宣传报道,展示师生风采。

成果文化——汇聚团队的战斗力。近两年来,学校各级各类获奖大幅上升,仅上一年度,集体获奖共25项,教师个人获奖共23项。张爱萍校长带领科研组教师分学科,为学生们编写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口袋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养成注重积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