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控制高血压 享受健康生活

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了解,在临床上,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在我国,95%左右的高血压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生与遗传、年龄、精神压力、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防治高血压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苏海丽医生。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而且高血压呈年轻化趋势,中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而不少青年人因为无症状或只是头晕、头痛,忽略了患有高血压病的事实,使之得不到早期的发现、治疗。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的,体检就成了一种提早预知身体状况的重要手段。所以当我们体检时,监测血压偏高绝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找医生指导用药。”苏海丽说。

“许多年轻的患者对于高血压药物治疗有误区,觉得得了高血压没有症状可以不吃药,吃药就要终生用药,药品有副作用。其实药物在投入临床使用前,都会进行大量的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会定期监测我们的肝肾功能,对其存在的副作用进行全面的评估,所以相对来说高血压用药是比较安全的。另外,如果血压控制不好,会加剧全身动脉硬化,反而会伤及心脑肾脏等多脏器,所以合理控制血压,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伤,从而起到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苏海丽告诉记者。

“很多老年人现在都有了监测血压的习惯,这是好事。但是有些人一旦发现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内,就会自行减药或停药,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有些老年人今天测血压高了,就吃上一片药,过两天一测血压降下来了就减半片药,甚至不吃药了,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病情反弹。血压忽高忽低,对于心脏和血管的损伤都是很大的。因此,不建议患者根据血压变化水平来自行调整药量。同时,对于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初次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苏海丽说。

“预防高血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坚持运动,健步走、游泳、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高油和高糖的食物,限制食盐摄入。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 苏海丽还提醒,“高血压患者如果单一用药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联合用药。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也要积极改善生活习惯。有任何疑问都要及时咨询医生,不可私自改变用药剂量,更不能随意换药和停药。”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