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若谷)从2004年开始,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世界镇痛日”。今年10月16日为世界镇痛日。对于孕妇而言,“疼痛”是必须面对的难题,从顺产的“宫缩痛”到剖腹产的“术后痛”,分娩时撕心裂肺的疼痛,常被人认为是升级为妈妈必须经历的苦痛。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手术麻醉科主任杨海军。杨海军告诉记者,其实分娩可以不用硬扛,目前分娩镇痛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可以大幅减轻自然分娩产妇的痛苦。
杨海军介绍,分娩痛是绝大多数女性一生中经历的最剧烈的疼痛,在疼痛指数中仅次于烧灼伤痛,是一种典型且剧烈的内脏疼痛。就疼痛程度而言,有15%的女性感到轻度疼痛,35%的女性感到中度疼痛,但尚可忍受,50%的女性感到重度疼痛,难以忍受(其中20%的孕妇感到痛不欲生)。
“分娩镇痛的技术有很多,主要分为药物性分娩镇痛和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椎管内阻滞麻醉是药物分娩镇痛的常用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可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率,它不仅有效减轻疼痛,还能在需要中转剖宫产时提供快捷、良好的麻醉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在腰部穿刺,置入导管于椎管内,管子另一端接镇痛泵,镇痛泵会持续把麻醉药泵注到椎管内,提供良好的镇痛作用。”杨海军说,“非药物性分娩包括导乐分娩、分娩球分娩、自由体位分娩、水中分娩、音乐疗法等。研究表明,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副作用少,但是镇痛效能低,目前主要作为药物性分娩镇痛的辅助方法。”
目前,很多产妇和家属对于分娩镇痛这项技术非常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产妇能接受这项技术。但是,产妇和家属对分娩镇痛是否对母体和胎儿有影响还是比较关注的。“椎管内分娩镇痛这项技术是采用椎管内的麻醉技术,将低浓度、低剂量的麻醉药注入到椎管内,阻断痛觉神经的传导来达到镇痛的作用,镇痛效果确切可靠,对母体和胎儿几乎没有影响。”杨海军说,“这项技术非常成熟,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对胎儿是安全的,因为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药物主要是作用于椎管内的脊神经上,大部分药液是和神经相结合,阻断了痛觉的传导,只有少量的药物会进入到血液,从血液胎盘再到达胎儿体内的药量是微乎的,此外,药物是直接注入椎管内,进入母亲血液并随乳汁分泌的药物剂量微乎其微,对小宝宝没有影响,其药量浓度极低,产后也可立即母乳喂养。”
那么,何时做分娩镇痛呢?杨海军表示,随着对分娩镇痛这项技术的不断研究,现在认为,只要产妇进入到产程,出现有规律的宫缩并且有做分娩镇痛的意愿,同时产科医生(助产士)检查适合自然分娩,麻醉医生评估没有椎管内操作的禁忌,就可以进行分娩镇痛。分娩镇痛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意愿接受分娩镇痛治疗的患者,但是还有一小部分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的患者是不适合的,如不能合作的病人、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的患者等,此时可考虑非药物性分娩镇痛。
对于一些人有打了无痛针会引发腰痛的疑虑,杨海军解释:“分娩镇痛和产后腰痛没有直接关系。产后会腰痛,很有可能是由于产前孕妇生理性缺钙、内分泌改变,使连接骨盆的韧带变得松弛。加之一天天增大的子宫使孕妇的腰部支撑力逐渐增加,压迫盆腔神经、血管而引起腰痛。同时,产后劳累也会导致腰部肌肉不堪重负,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而发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