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听力健康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而老年群体的听力健康问题也具有较高社会关注度。据悉,有部分老年人因长期听不见或听不清影响到听觉言语交流能力,表现出抑郁、孤独等情绪或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引起老年痴呆等症状。那么,老年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耳朵疾病?应该怎么样呵护自己的耳朵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段宏。
“内蒙地区的老人一般比较常见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一般称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一部分是因为年纪大器官衰退而听不见,还有一些年纪大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可能会发生突发性耳聋,还有一部分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传导性耳聋最常见的就是中耳炎导致的,还有就是磕碰、外伤,或者肿瘤所引起的。”段宏告诉记者。
“如果老人出现听力不好、听力下降,耳闷、耳鸣、眩晕或者耳疼痛、流脓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段宏提醒,“平时尽量不要随便抠耳朵,尽量保持耳道的干燥避免进水。正常的耵聍(耳屎)会随着吞咽、咀嚼等动作,以及耳毛的摆动,自动排出耳道。当耳道被耳屎堵住,导致听力下降、耳痛,建议到专业科室就诊、清洗耳道。如果耳朵的分泌物有臭味或明显比平时黏稠,伴有耳朵痛症状,或者清洗耳道后仍感觉耳朵闷闷的、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
同时,做好平时耳朵的保护也很重要。段宏建议:“老年人生活习惯要规律,进行适当运动,保持低油少盐少糖的饮食。正常起居,保证睡眠也很重要。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避免噪声,远离噪声,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影响。要正确用药,定期检查。老年人可能有一些基础病,要吃很多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最好定期随访检查,必要时到医院做一些听力检查,如有问题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