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世界关节炎日:

请勿忽视防治关节炎

本报讯(实习记者 若谷)关节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被定义为头号致残性疾病。在多数人看来,关节炎是老年人的“专属”,但事实上关节炎的发病率极高,并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过量运动、久坐、肥胖等都会成为年轻人患关节炎的诱因。近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晖云,李晖云建议应关注全生命周期的骨骼健康,提高健康意识,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李晖云介绍,关节炎是指我们人体关节的软骨、滑膜、滑囊、机械韧带等由炎症、感染、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以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变。关节炎与关节痛是两个概念,关节痛只有关节疼痛,没有关节的肿胀僵硬,如果手的关节握拳困难,活动受限,这是炎症的表现。

“老百姓口中的关节炎是泛称,包含的疾病繁多,性质不一,治疗各异,转归不同。因此患者应提升对症状的认知,对可疑症状提高警惕,及时到专科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前提。”李晖云说。

“关节炎中常见的是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关节炎、结缔组织病所致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几种疾病,其中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李晖云告诉记者,因为导致关节炎的疾病众多,所以它的治疗方案因病而异,要避免使用一个大帽子概括“风湿病’”,而给予病人一种笼统抗风湿治疗。

“骨关节炎又名退行性骨关节炎,多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它是我们人体的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病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刺形成,多发生在负重关节,如膝关节、腰椎、踝关节等,我们一般会采用非甾体消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全身小关节、手关节、对称性关节肿痛,伴乏力、贫血,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是一种致残性疾病,延期治疗会导致骨破坏,影响关节功能,一般采用给与小剂量激素、改变病情慢作用药物、生物制剂治疗;痛风关节炎多见于肥胖男性,表现为急性起病,24小时内关节红肿痛达高峰,大约50%的病人会累积双足的第一跖趾关节,发病时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但是发作间歇如常人,治疗以减重、口服降尿酸药物为主,关节急性发作期以止痛为主。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关节炎一般很少有骨破坏,一般采用积极治疗原发病,此时大部分关节炎可以随之缓解。还有一些是因为炎性肠病史、银屑病史、尿道感染史所导致的关节炎,这些患者来了医院后,我们就会询问他有没有此类的过往病史,从而给予他个体化治疗。值得提醒的是,关节炎只是一种临床表现,背后疾病千差万别,持续关节肿痛,应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早诊早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李晖云介绍。

对于日常该如何对关节进行护理,李晖云表示:“保护关节,让关节衰老得慢一些,日常可以从几方面入手。第一,就是注意保暖。尤其是秋冬季节,更要注意重点部位,如颈肩、腰、踝、膝关节的保暖。切不可为了追求时尚,在秋冬季节露脚踝,更不要光腿。要注意关节保暖,勿受风寒,及时增添衣服。尤其是骑电动自行车的人群,一定要戴上护膝、手套等护具。第二,避免过度使用关节。要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重,减轻关节磨损,尽量减少下蹲、爬楼梯等运动。日常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因久坐而出现关节劳损。上下楼梯时拉扶手借力,下蹲时扶物借力,女性尽量减少或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第三,正确运动保护关节。运动时要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关节受伤。加强功能锻炼,提高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如绷腿、勾脚、甩手等。肌肉、韧带可有效保护关节,预防关节炎。尽量选择慢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有利于关节的运动。在运动时要注意适量,而且在运动前先要热身,尤其是在进行跳跃或扭动脚的运动之前。在运动中,避免反复出现运动损伤,否则可能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第四,要改善饮食结构。人体关节软骨在20岁后就不再生长了。人们可以多吃一些含钙高、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注意改善饮食结构。营养不良会造成骨质疏松、支撑关节的肌肉力量减退。因此,饮食中要注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