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区域协作互动等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为自治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质升级进行了“精准把脉”。
面对历史新机遇,我市发改委、综合保税区、海关系统干部职工振奋不已,纷纷表示,要以强烈的感恩之心和奋进之志,铆足劲头、苦干实干,推动《意见》落地落实,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首府建设开放型经济注入新活力。
市发改委主任伊德尔表示,《意见》为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发展动力。发改委要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坚决把学习、宣传、贯彻好《意见》作为发改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扣“两件大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专题学习宣传、项目资金争取、细化落实举措等关键核心环节用心用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回报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厚爱。同时,把可操作、可量化的重点工作清单作为现阶段落实《意见》的主抓手和项目书,在扎实推进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上贡献首府发改力量。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艳春表示,《意见》的出台,为综保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意见》提到“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作为首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窗口,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不断推动物流通道建设,目前,中欧(中亚)班列往返程的稳定开行使铁运通道平台搭建更加完善,引进TIR卡班大力推动陆路通道建设,与天津港集团合作,开展“区港联动”业务,开拓海运通道建设,积极建设新机场综合保税区,并落实货运包机畅通航空通道,形成了北通俄蒙、西连中亚的通道建设新格局。同时加快推动贵金属精炼加工、二手车出口、跨境电商等产业落地、达产达效,大力推动大麦、大豆、亚麻籽等农作物,铂族贵金属,独居石稀有材料等物资进口,助力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将着力构建外向型综合服务体系,把强烈的感恩之心迅速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推进《意见》落实落实再落实,推进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助力首府高质量发展。
赛罕海关党委书记、关长常世英表示,《意见》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对内蒙古各项事业的高度重视、关心,为内蒙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结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海关职能作用,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意见》,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呼和浩特市推进开放大通道建设,推动首府铁路场站设立海关监管场所,优化对中欧班列监管和服务,落实预约通关,优先查验、优先验放、优先异常处置等措施;以优良的作风深化调查研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广大进出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用户体验”;以更有效的监管支持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健康发展,积极参与设立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研究论证,积极借鉴复制推广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经验,服务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在综合保税区内做大做强;以更优的服务支持首府特色产业、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专精特新”、产业链龙头企业信用培育力度,增加AEO高级认证企业数量,贴身服务进出口企业享受原产地和关税减免政策红利。
(本报记者 云艳芳 齐晓燕 通讯员 张春楠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