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子暄)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中期验收之年。我市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面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全面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实。
今年以来,我市共组织普法讲师团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宣讲150场次,同时充分发挥“普法直播间”、法治呼和浩特公众号等各类普法阵地和平台作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围绕重点普法内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制作《宪法微课堂》系列普法视频,每天一个法律小知识,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宪法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等活动63场;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全市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进社区等活动160场次,市属融媒体共发布民法典新闻稿件101条;利用各类普法阵地和媒体,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开展“民族法治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72场次;邀请自治区法学专家、学者就《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等6部促进条例进行宣讲,直播领学,全市1.5万干部职工进入直播间学习,留言近1500条。
推进首府法治文化建设。丰富普法宣传手段,《与法同行》节目在每周一直播节目的《律师面对面》版块,邀请法律界专业人士做客直播间或电话连线,为听众答疑解惑,播出直播节目22期。青橙融媒以主图图文、H5、视频、漫画等形式进行全方位接地气解读展示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共发布稿件25条,总点击量18万。“说法论典”栏目采取以案释法的形式,每期解读一个法律案例,学习强国发布15期,新华社发布32期,浏览量434万人次。制作微电影《罪局》,积极参加自治区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打造普法特色品牌,持续深化“法治乌兰牧骑”普法品牌效力,组织“法治乌兰牧骑”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45场次,发放各类普法书籍两万余册,接受现场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同时举办呼和浩特第二届全市家庭学法大赛,通过家庭法治素养的提升,推动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
扎实开展基层依法治理。运用现场培训和网上培训模式,分级分类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27次,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基层依法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5次,矛盾纠纷调解56次;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工作机制,全市各单位根据自身职能,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责任,开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压实各单位普法责任。
完成自治区“八五”中期督查各项任务。9月21日至23日,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刘廷辉为组长的自治区法治建设第一督察组对呼和浩特市法治建设和“八五”普法中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督察。督查组先后深入新城区税务局普法基地、春华水务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赛罕区、托县等地,通过听取专题汇报、座谈交流、查阅档案、实地检看等方式,对呼和浩特市普法和法治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督查组对呼和浩特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