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法治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立案3300余起 破案1900余起 挽损12亿余元

全区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效能显著提升

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5月14日,记者从自治区公安厅召开的“5·15”经侦宣传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区公安经侦部门牢固树立以“数据支撑实战、情报引导侦查”的现代打击理念,重拳打击突出违法犯罪,2023年以来,共立经济犯罪案件3300余起,破案19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2亿余元,多次得到公安部通令嘉奖和贺电表扬,打击经济犯罪效能显著提升。

全区公安经侦部门聚焦主责主业,以云端打击牵引数据实战,重拳打击反假币、反洗钱、金融、财税、商贸、非法集资、传销、证券、期货类经济犯罪,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金融安全。加大反假币工作力度,2023年全区警银收缴比达到51.2%,扭转了我区历年来警银收缴比不足1%的局面。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构建“密切协同、多元共治”体系,开展金融风险隐患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联合金融、市场等部门开展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清理重点区域、清理非法集资、清理传销等涉经济领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全区340余栋写字楼、6100余间门脸房、276万家经营主体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企业体检”,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一季度,全区经济犯罪立案数同比下降5.3%,涉众案件的立案数同比下降17.2%。

同时,全区公安经侦部门加强重点攻坚,全面深化“猎狐”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红通人员”、社会影响恶劣的职务犯罪、洗钱犯罪、涉众经济犯罪嫌疑人的境外追逃追赃工作。2023年以来,共抓获“猎狐”在逃嫌疑人15人,追缴资金6亿元,其中包括一名潜逃境外11年的“红通”犯罪嫌疑人。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