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秋焱
天气逐渐转暖,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这一时期仍需格外警惕。气温骤变易引发血管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中医心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宋利芳提醒:“许多人误以为只有胸痛才是心脏问题,实则心绞痛常以易被忽视的非典型症状表现。”
不明牙疼 可别掉以轻心!
“医生,我牙疼七八天了!吃了头孢和甲硝唑含片,症状没缓解。”
近日,市民张先生因牙痛就诊,医生检查后建议其排查心脏问题。随后,张先生前往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其冠状动脉前降支严重堵塞。
宋利芳主任解释:“心绞痛是因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心肌暂时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中约30%(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女性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可表现为非疼痛性不适,如胸闷、压迫感、呼吸困难、喉咙发紧、上腹不适,或牙痛、左肩背及手臂放射性疼痛。”
提高警惕 及时治疗做好预防
春季气候多变,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日常更应注重预防。
宋利芳主任指出:“心绞痛多由活动、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3至5分钟可缓解。若持续超过15分钟未缓解,需警惕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及有吸烟史、家族史者,春季应避免骤冷骤热,注意晨起保暖,适度运动并控制情绪波动。若出现不明原因持续性不适(即使无胸痛),尤其伴随冷汗、恶心、乏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以免错过黄金救治时间。”
中医理论认为,阳气(即元气)为人体健康之本,是生命原动力。阳气充盈则体健,不足则致病。心绞痛及心梗多与气血瘀滞、心阳不振相关。
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
1.饮食管理: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摄入,控制热量,多食鱼虾、豆制品及新鲜果蔬,如苹果、大白菜、鲜藕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2.调养气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劳及情绪波动。
3.科学运动:循序渐进,控制运动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