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党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玉泉区:

“红蜂行”加快推动新就业群体“治理行”

本报讯(记者 阿柔娜)“这里有一名走失的老人,请帮我们一起送他回家。”“楼道门上有乱贴的小广告,请尽快来处理。”这些是快递小哥发送到俪城社区“红蜂团”志愿服务队微信群里的信息。在日常工作中,快递小哥们一旦发现环境卫生等问题,都会通过“红蜂团”志愿服务队微信群向社区反映,而每一条问题都会迅速得到回应和解决。

“红蜂团”是俪城社区党支部为周边的快递小哥组建的一支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队伍成员已达90余人,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凭借工作便利性,能够敏锐发现各类问题并及时反馈。正是他们的“举手之劳”,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一环。

“反映环境治理问题积1分、善行义举积10分……我们设立了一个积分兑换机制,志愿者可以用积分兑换学习和生活用品,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俪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晓敏说,“社区的‘红蜂驿站’也深受快递小哥们喜爱。我们经常在驿站举办包饺子、送腊八粥、送围巾等活动,让新就业群体充分感受‘到站即到家’的温暖。”

除了“红蜂驿站”,俪城社区还结合辖区实际,与商圈内的爱心商户达成合作,开辟了5个“红蜂角”。为快递小哥们提供优惠理发、优惠用餐、免费观影、免费体检等服务,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下两新企业服务两新团体的“新新格局”。

“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玉泉区各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快递员、外卖员的工作优势,发挥他们作为流动“哨头”、移动“探头”的先锋作用,组织开展安全隐患随时拍、居民困难顺手帮、环境问题及时报、政策宣传随时宣4类志愿服务。帮助反馈解决基层治理问题千余条,推动新就业群体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

近年来,玉泉区按照“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以“红蜂驿站”建设为切入点,引导新就业群体有效融入基层党建网格化治理体系,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圈”和“共治圈”,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构筑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