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晓燕 通讯员 穆瑶 文/图
随着宽巷子美食街的快速发展,客流量爆发式增长和商户经营模式的日益多元化,对街区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通道街街道宽巷子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了“网格长统筹协调、网格员精细服务、美食街街长桥梁纽带”的“铁三角”商业网格治理模式。
该模式将宽巷子街区及周边的经营商铺划分为8个商业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和1至两名美食街街长,三方力量共同发力,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方联动”的微治理闭环模式。通过明确各主体的职责分工、强化协同联动机制、创新治理手段,充分发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有效攻克了诸多治理难题,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商业网格治理新模式。
宽巷子美食街商业网格“铁三角”的8个网格长均由宽巷子社区的年轻社工担任。网格长负责全面统筹协调网格内的各类资源与事务,涵盖制定网格治理规划、对接上级政策与资源、监督治理任务的落实情况以及协调重大矛盾纠纷等重要工作。
网格长会定期组织召开网格治理联席会议,邀请网格员、街长、商户代表、居民代表共同参与。联席会议围绕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重点问题,制定阶段性的治理目标和详细的行动计划。例如,在旅游旺季,宽巷子美食街经常会出现客流拥堵的现象,影响游客的体验和商户的经营。针对这一情况,网格长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能力,联合交警、城管等多个部门,深入调研分析后,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疏导方案。同时,对停车区域进行优化规划,增加临时停车位,加强停车引导,有效缓解了人流车流压力,保障了美食街的正常运营秩序。
作为商业网格治理的“神经末梢”,宽巷子美食街商业网格“铁三角”的8名网格员承担着网格内日常巡查、信息采集、问题上报与初步处置的重要职责。他们时刻关注网格内的商户经营状况、基础设施维护情况以及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致力于确保各类问题能够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宽巷子美食街的网格员实行“三查三报”工作法。晨查秩序(9∶00—10∶30),网格员会仔细检查商户“门前三包”的落实情况,包括环境卫生、秩序维护等方面,同时重点排查用火用气用电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与商户沟通并及时进行处置。午查优体验(13∶30—14∶30),网格员会深入游客集中区域,主动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意见,同步检查网红打卡点的设施完好度,保障游客的游玩体验。晚查保安全(20∶00—22∶00),网格员会重点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电路是否老化以及餐厨垃圾清运情况等。为确保闭市后环境卫生的整洁,网格员建立了“网格员—商户—环卫或物业公司”三方对接机制,保证垃圾能够在闭市后30分钟内及时清运。
为实现问题的高效处理,网格员还建立了完善的问题分级机制,通过“发现—派单—处置—反馈”全流程追踪体系,对各类问题进行精准管理。
宽巷子美食街商业网格“铁三角”的11名美食街街长,均由在商户中具有较高威望、热心公共事务的商户负责人担任。街长依托旧城宽巷子商会,积极推动商户自治,明确诚信经营、环境卫生、噪音控制等一系列规范,引导商户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美食街的良好形象。为提升商户的责任意识与安全管理能力,街长定期组织商户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消防演练等活动,商户们掌握了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消防技能,为美食街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采访手记:
在宽巷子美食街商业网格“铁三角”的运行过程中,精准的角色定位、灵活的协同机制是实现高效治理的关键要素。
角色定位“准”是协同共治的基础。网格长侧重统筹协调,专注于整体规划和资源调配,避免陷入具体事务的执行中,确保治理工作的宏观方向正确;网格员聚焦末梢执行,将工作重点放在日常巡查和问题的初步处理上,杜绝因任务过多过杂而导致超负荷运转,保证治理工作的精细化;街长积极协调商户诉求,推动商户自治,有效防止“政府干、商户看”的治理断层,促进商户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协同机制“活”是协同共治的保障。通过晨会制,网格长、网格员、街长能够及时沟通信息,实现问题的快速发现和反馈;分级处置机制则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明确各主体的职责和处理时限,确保问题得到高效解决。
这两种机制相互配合,让三方既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形成了“问题发现—分析研判—联动处置—效果反馈”的完整治理闭环,大大提高了治理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