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秋焱
“现在看病像走绿色通道,从进门到取药全程有人陪,我这腿脚不便的也没犯愁。”72岁的冠心病患者徐玉芬在内蒙古心脑血管医院新门诊大厅感慨道。她不知道的是,这份顺畅就医体验得益于医院的一系列便民举措。面对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内蒙古心脑血管医院通过科学规划诊区动线、合理布局功能分区,配合温馨的候诊区设计,让患者从踏入医院起便感受到安心、舒心与放心。
“现在候诊可以手机实时查看排队进度,支付药费、检查费也很方便,几分钟就能处理好全部流程。有一次我因为家中有事无法带父亲复诊,医院的志愿者提供了周到的陪诊服务。”陪父亲前来复诊的王先生说。
据介绍,内蒙古心脑血管医院通过实现“一键挂号+精准分流”功能,支持微信公众号、App、自助机等多渠道挂号,整合医保电子凭证等多证件识别,联动智能分诊系统,有效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同时,导医护士及志愿者们主动引导患者分流,实现“一条线”直达诊室的便捷,彻底告别过去“满楼转”的情形。自助导诊机上缴费环节支持“诊间扫码付+医保自动结算”,药费与检查费合并支付,熟悉智能手机的患者平均3分钟内便可完成全流程支付。而面对高龄及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医院门诊部志愿者提供从挂号到取药的“手递手”陪诊服务。可以说,从挂号到离院,就医体验实现了全流程优化提升。
环境升级带来了服务质变。正在候诊的徐阿姨是一位高血压患者,她感慨道:“如今,这里环境敞亮干净,护士不仅耐心指路,连热水都给送到手边,这样的服务真的太贴心啦!”
内蒙古心脑血管医院门诊部候诊区配备舒适座椅、茶饮区和健康宣教屏等便民设施,护士会主动递上热茶,用细节缓解患者等待的焦虑。心血管中心分诊区护士宋丹表示:“身为护士,我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耐心的态度服务每一位患者。对那些对医院环境陌生、流程不熟悉的患者,更要细致地为他们指引方向、解答疑问。”主动服务与人性化关怀的结合,让患者就医从“流程化”转变为“有温度”的体验,构筑起了百姓信赖的健康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