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今年以来,新城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转变司法办案理念,多措并举加强和规范公开听证工作,以公开促公正,切实发挥检察听证工作在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办案质效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拓宽听证覆盖面 提升人民参与度
新城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能公开尽公开、能听证尽听证”工作理念,今年1至6月共组织检察听证79场,其中公开听证61场,不公开听证18场。听证工作覆盖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等多个领域,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1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其间共邀请人大代表29人、政协委员14人参与听证,有效提升了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为提升听证专业性,新城区人民检察院持续扩充听证专家库规模,在原有83名各领域专家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新增7名专家,使专家库总人数达到90人。对专业性强的复杂案件,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通过听、询、评、议等方式,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确保听证意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同时,新城区人民检察院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听证工作,主动接受监督。今年上半年组织的79场听证会全部邀请人民监督员到场监督,确保听证程序合法规范。通过健全监督机制,不断提升听证工作质效,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强化“头雁效应” 聚焦沟通联络
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示范引领作用,院领导带头主持听证工作,检察长、副检察长主持听证10件次,占比12.66%。通过召开专题推进会,明确“应听证尽听证”原则,将听证作为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借助社会各界听证员的专业力量,实现纠纷妥善解决。
注重加强外部联络沟通,建立听证员、人民监督员“联络群”,及时推送检察工作动态,保障群众参与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提升听证工作透明度。今年通过多方参与监督,确保79场听证程序合法规范,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针对重大敏感案件,坚持把工作做在前面。检察官在听证前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向听证员、人民监督员全面阐述、呈现案件相关情况,再通过听证会强化司法办案的释法说理,确保听证顺利进行,让当事人能够以看得见、听得清、想得通的方式接受检察机关的司法审查结果,提高了听证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恪守听证程序 强化制度规范
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案件管理部门作为听证统筹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与各业务部门沟通联系,依托办案质效分析和研判会商,持续跟进各业务条线听证工作开展情况,将“应听尽听”要求落实到位。
根据听证工作规定,在听证会召开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听证公告。公告内容详细,包括听证时间、地点等信息,确保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听证相关事宜,为群众参与听证提供便利,充分保障群众对检察办案工作的知情权。
同时,根据听证工作相关规定严格进行听证人员资格审查、听证前准备等工作,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案件处理等方面指导听证员、人民监督员规范填写《公开听证案件听证员意见表》《人民监督员意见表》等,对听证员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分析,将意见建议转化为检察官办案的重要参考,着力提升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


